戰後台灣的生產1942-49

戰後台灣的生產1942-49

ID:46127861

大小:679.00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9-11-21

戰後台灣的生產1942-49_第1页
戰後台灣的生產1942-49_第2页
戰後台灣的生產1942-49_第3页
戰後台灣的生產1942-49_第4页
戰後台灣的生產1942-49_第5页
资源描述:

《戰後台灣的生產1942-4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台灣經濟與產業發展 戰後六十年綜合回顧台灣經濟發展導論第二講目的:對台灣經濟從貧窮到富裕的演變過程加以簡介分析1台灣經濟發展六十年回顧台灣經濟發展現況台灣經濟發展歷史初期從貧窮到富裕的成長過程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環境和條件政府的角色台灣經濟發展成果富裕後的問題和挑戰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之啟發2台灣經濟現況2000:土地36千平方公里,為大陸9561千之0.38%。人口22,216千,為大陸1261百萬之1.74%。土地和人口在全世界160較大國家中排行約在第137及52位。每人GNP,US$14,770,在全世界排行約23位。2001:人口22,3

2、40千。每人GNP,US$13,348.全世界排行約24位,次於紐西蘭2002:人口22,453千。每人GNPUS$13,476。2003:人口:22,535千。每人GNPUS$13,7522004:人口:22,615千。GNPP/CUS$14,7702005:人口:22,651千。GNPP/CUS$15,6902006:人口:22,732千。GNPP/CUS$116,0982007預測GNPP/CUS$16,537345壹:台灣經濟發展初期二次大戰前台灣光復大陸來台菁英人口高度通貨膨脹開始發展經濟美援的作用土地改革6二次大戰前400年前葡萄

3、牙水手首次發現台灣,稱為美麗島Formosa。滿清政府割讓台灣給日本時,李鴻章稱台灣為「鳥不語、花不香」之荒島。日本佔領台灣:1895-1945(10月25日台灣光復)。日人治台期間推動各種基礎設施及建立制度。7日本佔領台灣-日據時代教育:1930-31,適齡就學兒童就學比例達1/3;1943-44最高曾達71%。1910開始普設中等學校、職業學校、專科、師範,1928台北帝國大學。這些人才在戰後發揮作用。公共衛生:對各種疾病研究、醫院創設、醫生培訓、建立衛生系統都有成就發展糖、米之生產與貿易GNP在日據時期以1936為最高峰,戰後到1955

4、才恢復其水準8中華民國時代─1945至今1945日本投降,台灣歸還中華民國,當時設10/25為光復節。1949中共得到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政府撤退來台,開始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統治。1952開始國內政治穩定,經濟開始發展,到2000年台灣已經成為高所得國家。9戰後台灣的生產1945-4910大陸來台之菁英份子1945台灣光復到1949國民政府自大陸播遷來台,台灣人口大量增加。1949有160萬軍民自大陸撤退來台,就業及基本需要都難滿足。兩岸交通中斷,物資供應缺乏,美援終止,中共犯台指日可期,風雨飄搖中。1950韓戰爆發,美國恢復協助台灣

5、,使台灣起死為生,從此步入未來50年經濟發展之過程。11國民政府帶來黃金外匯1949年初,由中央銀行總裁兪鴻鈞將庫存於上海中央銀行之黃金分兩批運送來台。這筆黃金後來成為發行新台幣之準備(當年6月)及補貼財政、進口軍需民用物品上,讓台灣走過經濟難關。12運送多少黃金?據中共1992年10月1日發佈數據,黃金300多萬兩,白銀1,136萬兩,銀元398萬元。兩的定義可能是舊市兩,換算為公制:黃金約93,750公斤,白銀355,000公斤。(中央日報1992年10月3日)以上數字與台灣提供給IMF在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

6、tistics所載數據相近。131946-1951通貨膨脹1949六月幣制改革,NT$1=舊台幣40,000。通膨:台北市躉售物價指數1942年163。1945,2360(增加14.48倍)。1946年12月12555。1947年12月97462。1948年12月1111364。1949年6月,13214952。改制後,1949年6月330,1950年12月1133,1951年12月173514美援促進台灣經濟之穩定美援成為安定台灣政經的力量1951-68實際到援14.82億美元經由480法案剩餘農產品進口或進口物資援助或貸款補充因外匯短缺而

7、產生之重要民生物資的供需缺口,減輕物價上漲壓力出售剩餘農產品所得新台幣相對基金有助於減輕通貨膨脹及幫助政府預算平衡協助基本設施之投資與維修擴大台灣與國際經濟之關係151949-53土地改革1949三七五減租1951公地放領1953耕者有其田效果佃農有田可耕種,增加農業生產地主釋地轉工業,帶動工業發展投入生產行列16貳:從貧窮到富裕的成長過程可將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分三階段:1952-80;1980-2000;2000至今其中蔣經國1969接任行政院副院長到1987去世為發展黃金年代。但也有學者認為這段時期為指令式經濟,揠苗助長,不少後遺症。李登

8、輝1988-2000民主化與多元化時代。2001起政黨輪替17第一階段:1952-80台灣經濟結構漸漸發生變化,主要來自國際競爭與各產業生產力之消長。1962以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