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精品教育)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ID:46129938

大小:231.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精品教育)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_第1页
(精品教育)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_第2页
(精品教育)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_第3页
(精品教育)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_第4页
(精品教育)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教育)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1命题及四种命题学习目标1.掌握命题、真命题及假命题的概念;2.四种命题的内在联系,能根据一个命题来构造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复习:什么是陈述句?.二、新课导学※学习探究1.在数学中,我们把用、、或表达的,可以的叫做命题.其中的语句叫做真命题,的语句叫做假命题练习:下列语句中:(1)若直线,则直线和直线无公共点;(2)(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则;(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能被整除.其中真命题有,假命题有2.命题的数学形式:“若,则”,命题中的叫做命题的,叫做命题的.※典型例题例

2、1: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是素数,则是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空间有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6).命题有,真命题有假命题有.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1)若整数能被2整除,则是偶数;(2)若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解:(1)条件:5结论:(2)条件:结论:变式: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并判断真假:(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3)对顶角相等.※动手试试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能被

3、6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3整除;(2)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4)两个内角等于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中线相等;(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3)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小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注意两点:(1)是否是陈述句;(2)是否可以判断真假.3.四种命题的概念(1)对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为:“若,则”

4、,则逆命题为:“”.(2)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若原命题为:“若,则”,则否命题为:“”(3)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若原命题为:“若,则”,则逆否命题为:“”5练习:下列四个命题:(1)若是正弦函数,则是周期函数;(2)若是周期函数,则是正弦函数;(3)若不是正弦函数,则不是周期函数;(4)若不是周期函数,则不是正弦

5、函数.(1)(2)互为(1)(3)互为(1)(4)互为(2)(3)互为例3命题:“已知、、、是实数,若子,则”.写出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变式:设原命题为“已知、是实数,若是无理数,则、都是无理数”,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动手试试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是0,则这个整数能被5整除;(2)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则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3)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三、总结提升:※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1.下列语名中不是命题的是().A.B.正弦函数

6、是周期函数C.D.2.设、是两个集合,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那么B.如果,那么C.如果,那么D.,那么3.下面命题已写成“若,则”的形式的是().A.能被5整除的数的末位是5B.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5C.若一个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则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D.圆心到圆的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4.下列语句中:(1)是有理数(2)是个大数(3)好人一生平安(4)能被整除,其中是命题的序号是5.将“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写成“若,则”的形式,则:,:课后作业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

7、真假(1)若都是偶数,则是偶数;(2)若,则方程有实数根.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