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更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

浅谈更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

ID:46138111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更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_第1页
浅谈更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_第2页
浅谈更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_第3页
浅谈更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更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更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

2、用意识。—、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易学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将原教材单纯计算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应用题:五•四班刚刚举办的数学手抄报评比中,板面设计合理、字体工整的占全班人数的1/4,板面新颖别致,字体隽永,色彩搭配合理的

3、占全班人数的1/5,谁愿意帮助算一算,板面好的、字体工整的共占班级的几分之几?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手抄报的制作过程,易于接受,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二、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里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我借助录音机讲了一个生活中的故事:“我去联华超市买了三瓶可口可乐,我喝了一瓶的1/4,孩子喝了一瓶的1/5

4、,侄子喝了一瓶的1/6,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爷仁谁喝的多?同时用电脑演示三瓶喝去的过程。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三、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会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

5、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例如在教学“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的实践活动课中,事先真正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们都喜欢什么节目,初步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明白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学生比家长更喜欢“挑战800”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数据整理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班内汇报交流的

6、过程,也是数学交流提高的过程。2、与生活问题相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求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3、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外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

7、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所以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要加强课外活动。例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