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

ID:46140112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_第1页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_第2页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_第3页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摘要: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不断的将音乐教学的方法进行趣味化,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可以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音乐所带来的的愉悦感,从而使其产生浓厚的音乐兴趣,正所谓“乐即是乐”O下面,本人将就此浅谈几点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趣味教学的运用策略。关键词:趣味教学;音乐鉴赏;运用策略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37-02一、巧设导入,激发情趣第一、趣味性情境的创设

2、。情境是音乐“情感化”的体现,趣味性的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还会使其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保持良好心境的前提下进行审美感知,并保持其积极的审美热情,那么对音乐的鉴赏定会事半功倍。试想当学生进入到一种全新的环境而对着特定的审美对象,所听到的看到的都是美好的充满了新异感的事物,那么好奇和新鲜感定会油然而生。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富于律动的音乐节拍,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切感,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悦,并对音乐学习产生一种强烈地期盼情绪。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音乐

3、加以形象化,通过不同的手段,使情境的设计更富趣味性。例如,在《非洲歌舞音乐》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前以节奏感十足的南非足球世界杯主题曲《哇咔哇咔》作为教室的背景音乐,学生合着音乐进入教室,提前进入到一种较为饱满的精神状态。结合着幻灯片中非洲人土风情的图片播放,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好奇,而且为新课的引出做了良好的铺垫。笫二、趣味性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提出是具有导入性的。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如果说每当听完一段音乐,就直接问学生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那么多半同学的回

4、答会是“好听”“美”“听不懂”等诸如此类应付的回答。因而,问题的提出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抓住学牛的注意力,使其跟着你的思路进入到课堂环节。比如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中,对京剧起源知识点的讲解。当播放完梅兰芳所演唱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学&大都是听不懂的,如果这时直接让学牛谈对这段京剧的感受并对京剧起源立接进行讲解,想必大部分同学都会感到茫然和枯燥,提不起兴趣。相反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同学们是不是听不清楚这段京剧里的唱词啊?”学生立刻有共鸣似的凹答:是!“那么为什么会听不懂呢?”学生便会发散思维,很积极的来表达口己的想法,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寻找京剧的

5、起源,从而得出结论“京剧起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夹杂着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地方方言”从而引导了学生对京剧的起源进行探索,这样就比直接介绍京剧的起源有着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会加深学生对京剧起源这一知识点的印象。因而可见趣味性问题的设计必定是与学&的兴趣点紧密相连的,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总Z,无论是情境创设还是问题的设计,都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情趣,将他们在H常生活中较为感兴趣的东西引入到课堂中來。当然这并不指可以随意的将生活元素带入到课堂教学中,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进行结合。另外,导入设计的是否流畅自然,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下

6、一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o因而要切忌生硬的导入过度,使学生难以接受。二、丰富情感,激发兴趣笫一、关注音乐本体的情感表达。音乐本体存在于音乐的表现形式中,咅乐内容则有着咅乐的诸多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调式、和声等,而对这些音乐要素的把握也属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范畴。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双基”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其对音乐进行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这个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无味的,那么如何将此部分的学习加以趣味化呢?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充分的挖掘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和展示其趣味亮点,比如在流行音乐中寻求结合点,乂或用新奇音乐作对比等,运用各

7、种趣味性手段來引导学生关注咅乐本体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丝竹相和》这节课中,将《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作比较,让学牛感受两首咅乐的不同风格。这两首音乐与学生的现代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若不积极引导,学生很难真正走进音乐,感受二者的不同。前者悠扬抒情而典雅,后者热情开朗且华丽,而这些都是通过咅乐作品的基木要素(旋律走向、演奏器乐、节奏节拍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在音乐要素上表现的不同,并感受这种差异在作品的情感表达中所产半的那种不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