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艺术”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艺术”

ID:46140335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艺术”_第1页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艺术”_第2页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艺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艺术”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艺术”摘要:数学是由问题构成的,数学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巧妙设计新颖的教学问题,关系到教师能否事半功倍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能否更高提升学习效率。本文论述了教师在教学时应如何去设计问题及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又该如何向学生提问。关键词:问题设计、提问教师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法,只有通过教学程序才能教给学生。可以说,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最佳场所和途径。因此,如何设计新颖的教学情境,如何巧妙设计教学问题,关系到教师能否事半功

2、倍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渗透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那么,教学时,教师应如何去设计呢?我觉得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就是我们在教学情境或问题设计时应有明确的目标,不能风牛马不相及;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不能漫无目的。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中我们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①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我们可利用怎样的方法求出每个角的度数?②三角度数之和又是多少?③再让学生自制一个纸三角形,将其中两个角剪下,将三个角拼在一起,会得到什么结果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将难证明的定理转化成了较容易的问题,目

3、标非常明确。二、通俗、直观性原则教师在情境问题设计时,一定耍注意问题要通俗易懂,形象直观。例如,“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可如此设问:设问1:是否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首尾顺次连结?是否首尾顺次连结的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2: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三根竹条,并量出三边长度,然后把最短的一边剪去一小段,观察,再剪去一小段,观察有什么结果?3:老师重复实验,引导学生注意数(三边长度)的变化如何随形(三角形)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总结出怎样的规律呢?通过以上这样通俗、直观的情境设计和问题设计,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4、,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掌握了知识。三、熟悉化、具体化原则教师在设计情境问题吋,应注意把学生陌生的问题设计为与之有关的熟悉的问题,以便学生充分利用已经熟悉的知识和方法;还应注意把较复杂,较抽象的问题设计成较简单,较具体的问题,这样便于问题的解决,便于更形象直观地把握各部分知识Z间的内在联系。在作出较为客观估计判断情况下,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具体地设计好课堂提问,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些启动思维活动的具体情境,决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使学生产牛答非所问的情况,必须简明易懂,准确明白。四、适

5、应性原则为使课堂提问产生好的效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问题提的太浅,没什么思考价值;反之,问题提得太深,多数学生乂不能回答,这样乂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研究学情,针对不同平行班级的不同情况而有所改变设问的内容,不可同13而语。比如,在《正弦定理》教学中,我们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我们已学过解直角三角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如图,学生有相互补充的基础得出了答案:在学生得出问题①答案后,我们进一步引出问题②:你能用其他的边角表示斜边吗?学

6、生由以上式子马上得到答案:在RtAABC中五、层次性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将它们分解成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设计,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那么如何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呢?我觉得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等价变换。将数学问题的部分或全部条件用它们相应的等价命题来替换,可以体现数学问题的梯度及难度。例:在AABC中b二5①外接圆半径R二73❷3②ZA二60o③求a、c的值。可将此题条件变换,构成新题:1、②③不变,①变为c二82、①③不变,②变为内切圆半径尸33、③不变,①②变为b+c二13,内切圆半径一3

7、通过以上变化,问题更加具有梯度和层次性。〈二〉条件的推广。扩大问题条件屮有关对象的范围,或者扩大问题结论的范围。例:在A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且ED二CE,DE交BC于F求证DF二EF。推广1、保留其他条件,使BD:CE二入证明DF:FE二入推广2、保留其他条件,使AC:AB二K证明DF:FE二K推广3、保留其他条件,使BD:DE二XAC:AB二K证明DF:FE二入k推广4、去掉AB二AC,BD=CE证明(AD0DB)X(BF0FC)X(CE0EA)=1以上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的

8、备课设计问题应注意的一些原则,但提问不是教师单独的行为,必须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是师生和互作用的过程。提问要顺利进行,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民主、积极、活跃的探讨问题的氛围。因此,教师在提问要注意儿点:1、发问。①语言要清晰、准确、简明,要让每位学生都听到,要适当停顿,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②态度有自然,脸带微笑和鼓励,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回答上來。假如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