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ID:46140542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和完整个性”为宗旨。但很多历史教师在尝试进行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屮,会发现学生在课堂内外普遍存在探究精神缺乏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本人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对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进行探讨,以资方家笑鉴。(一)探究精神的含义。探究精神是指在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或类似于探究式教学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小,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和创造精神。在课外则表现为:白

2、尊自信,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干扰、自我调控、自我探究、主动学习和发展,以提升自己的探究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和完整个性的上进与追求精神。在探究式教学在全国渐进推广的今天,探究精神是学生必备的精神品质,是现代教育教学所追求的核心。(-)造成学生探究精神缺失的原因。1.教师应该担负起最主要的责任。我们习惯于将课堂内外学生学习的探究精神不够归因于学生的基础太差,而真正影响学生探究精神的是教师的传统灌输式教法1.历史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教师来说是对学生有信心,有信心才有毅力,才能坚持下去,古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对学生来说是

3、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才有驱动自我朝目标前进的动力。(据对上海地区的调查,在四类学业不良的学生中,属于动力困难的占57.8%,我调查的“有愿望但坚不下去的”占61%)2.教育体制的影响。主要是应试教育的摧残。(三)我的一些尝试。1.让校园文化中流淌出历史气息。我校绝大部分学生为住校生,尽管学校刚迈进第四个春秋,但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公民道徳建设、绿化环保教育、团校党课、体育艺术等硕果累累,唯独没有历史气息,作为历史教师深感惭愧。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决不是关于死亡的历史,而是关于生活的历史

4、”。因此如何让校园生活屮有历史气息,让历史知识活起来,成为我的一个小课题。为此我开展了以下工作:①开设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我把对“曹溪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转变为校本课程,大张旗鼓地在高一年级有兴趣的学生中定期进行,并指导他们写出1己的小论文和学习心得,在校园网上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进行表张。②时政热点、历史知识专题探究。我与政治教研组联合,定期开展政史热点探究课,每两周一次,让-学生对当前国内外局势和它的产生、发展、结局或可能性有一定的了解,并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柯林武德史学理论的一根本原则是“历史就是思想史”,学生用已有的知

5、识和思想对当今世人关注的问题指点江山,并不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或舌战群儒,何不快哉?大大增添了“眼球效应”,丰富了校园文化,这种兴趣和思辩精神迁移进课堂,对学生探究精神的调动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③曲江乡土历史的收集整理。2004年春节,我布置给高一学生的寒假作业就是“曲江史话”,让学生在各自的家乡、社区进行地方史话、典故、乡俗、俚语的收集,历史组组织评比,然后将其屮优秀作品汇编成册,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也希望若干年后成就一部曲江一中版的《曲江史话》;2004年暑假选择了文科的学生的作业是研究性学习的结题。④开展历史小报编辑评比和历史知

6、识竞赛,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中的历史气息,让学校宣传窗有了历史的小天地。1.探究从身边的历史开始。马克•布洛赫[法]有这样一句话:“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现实生活往往以一定的方式更直接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历史教育另一种特色是生活教育。为什么学生对历史剧的兴趣与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易平行而难相交?结合调查和教改新形势,我尝试教学理念的更新,要转变过去那种死亡的、纯粹的知识的传授和史料的堆积的课堂。(1)我把历史剧搬进了课堂,开始探究“历史剧中的历史”,学生们不是关心《大清秘史》《大常今》……吗?干脆我花点时间在相关的章节来探究探究那一段

7、历史的背景经过和历史剧与历史事实的真真假假。(2)“历史上的今天”。我让各班学生自己收集查询编辑历史上在这一天发生的事件,课前五分钟时间市学生代表讲演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工作量并不大,互联网上很容易查到)。现实生活与历史课堂相结合、课外阅历与历史事实相碰撞,思辨之下自出真知灼见,其效果不是教师刻板的说教、学生忙乱的听记所能比拟的。1.信任学生、诱导思考。学生基础较弱,我就多给他们讲解多练习,开点小灶,期望他们的基础好起来,然后便于引导便于培养探究精神,结果我失得其反,我越多讲多练,学生越接受不了,反而倒胃口,越来越被动,轻则穷于应付、重则出现逆反

8、心理,更谈不上兴趣的培养。从中我悟出,学习动力不是靠“补”也不是靠“压”,盲目的“补”和“压”功效适得其反。因此我提出“给学生一份信任”。首先我要相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