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剂-方剂--广中医

泻下剂-方剂--广中医

ID:46142795

大小:628.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1-21

泻下剂-方剂--广中医_第1页
泻下剂-方剂--广中医_第2页
泻下剂-方剂--广中医_第3页
泻下剂-方剂--广中医_第4页
泻下剂-方剂--广中医_第5页
资源描述:

《泻下剂-方剂--广中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治证】胃肠积滞,大便秘结、水饮内停等里实证【组成】泻下药为主【作用】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下法”“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一、概念二、立法依据三、主证与分类里热积滞证--攻下积滞,荡涤实热寒下:承气类里寒积滞证--攻下积滞,温中散寒温下:温脾汤津亏肠燥便秘证--润燥缓下润下:麻子仁丸水饮内结证--攻逐水饮逐水:十枣汤正虚里实积滞证--扶正攻下攻补兼施:黄龙汤四、注意事项若表证未解,里实积滞已成,治应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不宜单独应用下法。除润下剂之外,其余均属峻烈之剂,故孕妇、产后、月经期及年老体弱、

2、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宜慎用。必要时可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以虚实兼顾。泻下之法,每易伤及胃气,故应用时须得效即止,慎勿过剂。服泻下剂得下后,当忌食油腻、生冷等,以顾护胃气。大承气汤【主证】阳明腑实证邪热与燥屎内结成实壅滞气机,腑气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胀痛拒按大便秘结化热伤寒邪气入里阳明胃腑日哺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大承气汤【主证】阳明腑实证痞——胸脘痞塞不通满——腹满胀大燥——肠有燥屎,干结不下实——腹痛拒按等实证表现【病机】实热与积滞壅于肠胃,腑气不通;热盛津伤【治法】峻下热结大承气汤君:【方解】大黄12g---泻

3、下热结,荡涤胃肠邪热积滞臣:芒硝6g---软坚泻热,助大黄泻下燥结二药一苦寒偏于攻下,一咸寒偏于软坚。相须为用,清泻热结力强,燥、实并治。——实——燥燥屎内结腑气不通肠胃积滞不去厚朴24g---行气消胀消满臣:枳实12g---破气开痞散结二药为行气之猛药,消满开痞,助泻下热结君:【方解】大黄12g---泻下热结,荡涤胃肠邪热积滞臣:芒硝6g---软坚泻热,助大黄泻下燥结二药一苦寒偏于攻下,一咸寒偏于软坚。相须为用,清泻热结力强,燥、实并治。——实——燥大承气汤——满——痞君:大承气汤【方解】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泻下以助行气,行气以助泻下,行气则

4、胃气下降,腑气通,痞满消;泻下则燥屎去,大便通而积滞除。二者相伍,互增其力,相得益彰,共奏峻下热结之功。【功用】峻下热结,行气除满泻下行气大承气汤【主证】阳明腑实证“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热结旁流“通因通用”热厥、痉病、发狂“异病同治”【用法】先煮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以药之为性,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名词术语解释】急下存阴:指通过峻泻通便以祛除实热邪气,从而达到保存阴津的一种治法。如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指用通导大便以泻去实热邪气的一种治法。好比抽去锅底

5、下燃烧的柴草以降低锅内的温度。泛指寒下法,如大承气汤。通因通用:为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的方药来治疗泄泻病证的一种治法,如应用大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证。大承气汤【运用】辨证要点: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而有“燥、实、痞、满”等证候。现代应用:肠梗阻、肠麻痹、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疾病属于实热积滞壅结者。【配伍要点】硝黄的配伍泻下药与行气药的配伍【附方】1.小承气汤大黄四两(12g)--君厚朴二两(6g)--佐枳实三枚大者(9g)--臣功用: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轻证试探用法痢疾初起用法:三物同煮【附方】2.调胃承气汤大黄四两(12g)--

6、君炙甘草二两(6g)--佐使芒硝半升(10g)--臣功用:缓下热结主治:阳明胃肠燥热热结旁流用法:大黄、炙甘草同煮,溶化芒硝;温顿服之【附方】3.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24g)--君枳实五枚(12g)--佐大黄四两(12g)--臣功用:行气除满止痛主治:实热内结,气滞不通。腹部胀痛,大便不通。用法:先煮厚朴、枳实,后下大黄总结承气下法的运用⑴泻热:以泻下邪热为主,攻积导滞为次,用调胃承气汤。⑵当下:阳明腑实热结俱全,或结聚严重,需泻热、攻积导滞,用大承气汤。⑶急下:阳明腑实邪炽伤阴,或传变迅速,大承气汤证主症即使不全具备,亦应急下。⑷轻下:泻

7、热、攻滞力量较轻,用小承气汤。⑸慎下:虽有邪结肠胃,但尚不典型,用大承气汤宜缓,需确诊后再用。【类方比较】比较三承气汤相同点:三方均能清泻热结,用治阳明实热,积滞内结之证;临证以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苔黄厚,脉实有力等证候为特征。不同点:大承气汤硝、黄相须为用,且大黄后下,泻热攻积力强,功善峻下热结,其证痞满燥实俱重。小承气汤无芒硝,枳、朴用量减轻,且三物同煎,故其泻热攻下之力较逊,功能轻下热结;主治阳明热结之轻证,以痞、满、实而燥证不甚为特征。调胃承气汤无枳、朴,且大黄炙甘草同煎,芒硝后下并加重用量,使下不伤正,故泻热攻下之力较为缓和,功能

8、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燥热实结,而痞满不甚者。大陷胸汤【主证】水热互结之结胸证邪热+水饮结于胸胁腑气不通心下满痛,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剧痛而手不可近大便秘结邪累阳明津液不得上承日哺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