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数感培养(董)

浅谈小学生的数感培养(董)

ID:46143450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小学生的数感培养(董)_第1页
浅谈小学生的数感培养(董)_第2页
浅谈小学生的数感培养(董)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的数感培养(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的数感培养东凤镇同安小学董冰英新课标明确提出耍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我觉得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我认为“数感“不是一个知识,而是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是对数的一种深入理解,然后内化成一种驾驭数的能力。因此不能像教一个知识点那样传授给学生,而我们很多的教师也忽略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來自于数学实践活动,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是教师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屮培养形成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数

2、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数感又來自于数学实践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把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一、多挖掘生活屮的素材,让学生切身参与实践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挖掘主活中的素材,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学校延伸到社会,让学牛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屮,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

3、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例如在测量的教学吋,可以创设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大约长度;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跑跑、走走,让学生感受一下100米、1千米的距离;教学质量单位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鸡蛋、乒乓球、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一个学生的体重大约40千克,让学生推算一下大约多少个这样学生就是重1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

4、的数感,还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重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讨的思维火花中形成数感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能培养学生数感的教学活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启发,体会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毫米的认识”教学时,要求学生会量出线段的长度,并能看刻度说出线段的长度。其中一条线段长3厘米,一条线段长8毫米,两条线段合起来有多长呢?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后,在小组里交流,想出了多种表示的方法,有的说3厘米8毫米;有的说38毫米

5、;有的甚至说出了3.8厘米。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通过讨论判断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让学生知道了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三、学会倾听,从而培养数感认真倾听别人的描述,是对大脑很好的一种刺激,大脑会不自觉地跟着别人观点思考。会对别人描述的某些数量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例如:在实际测量中,我带领学生到篮球场上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出了篮球场的长和宽。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用米尺1米1米的量;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的方法等。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

6、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感。通过以上的几点,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一个个完整的学习知识中,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强化了学生的数感。总Z,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耍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关键是作为教师的,要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多为学生提供创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2011-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