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ID:46145253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甘肃省临泽县城关中学刘晓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把它贯彻落实到本学科的教学之中。那么,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一、引导学生多思多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古今中外许多事例都早已证明,只有善于思考、敢于发

2、问,才会有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发明创造的出现。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问”大多只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教师考虑的多是怎样问更巧妙,而极少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发问。于是,课堂教学便成了教师以自己为中心为主体的作秀。久而久之,学生质疑的频道便逐渐封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丧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引导学生的多思多问入手,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更新教育思想,创造一个“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发现、质疑、思索、研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讲授《祝福》一文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作为现

3、代文学旗手的鲁迅,其作品的思想与技巧确有高人一筹之处,然而,有时又很令人费解,同学们在阅读《祝福》时,一定会发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现在不妨把它们提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于是,同学们就会提出诸如以下许多问题。为什么不用祥林嫂作题目?“我”是鲁迅本人吗?作品写“我”的意义何在?陈摂老祖的那幅对联为什么只挂一半?四叔的两次“可恶!然而……”意义是否相同?四婶两次阻止祥林嫂摆放祭品的话语为何不同?作者为何老是让祥林嫂唠叨阿毛的故事?……这样,学生一旦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问,就会主动地思索、研究,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

4、引导学生多疑多问的方式也非常丰富,它涵盖文章中字、词、句、篇的任何一方面,既可以个人提问,也可以小组质疑;既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书面报告。总之,让问题走进课堂,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1.激发学生联想、想象张志公先生说过:“文学最足以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步的源泉。”令人遗憾的是,当前许多教育同仁仍死抱着“传授知识”不放。当然,没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决不会有能力的

5、出现,但一味地传授知识则势必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传道授业”之时,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把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战略高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联想、想象的方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同一体裁、同一作者、同一写作内容的联系,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表现手法的比较;教材中所讲事理的进一步推断,课文里所叙情节的再一次假想,作品中艺术空白的填充,作文里对未来世界的畅想……所有这些,无不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在我们讲《为了忘却的记念》时,可以让学生联想《记念刘和珍君》;讲《一

6、碗阳春面》时,可以让学生比较本文中的母亲与《母亲》、《药》、《夜》中的母亲形象有何异同;讲授《项链》时,让学生续写后面的情节;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让学生设想如果没有风雪或没有山神庙(抑或草屋不被风雪压塌),林冲的结局又会如何?我们可以抓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两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让学生联想《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少年得志、慷慨豪迈、治军严谨,联《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的足智多谋、风流倜傥、谈笑自如、豪放自信;我们可以利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点“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7、谢罪”,让学生想象负荆请罪的详细过程……我想,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经常这样地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那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将不再是件难事。有人说:如果创造是一只鸟,那么联想、想象就是它的双翼。所以,我们要想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一个个鸿鹄.一只只雄鹰,就必须激发他们联想、想象,从而为之傅上双翼,翱翔蓝天。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可见,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时刻注意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分析.综合、归纳、总结

8、、探索、发现,让他们自己学会学习。当前,方兴未艾的“研究性学习”,无疑将会给我们的这一教学目标以极大的促进。所谓“研究性学习”,一是指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