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研究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研究

ID:46166289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研究_第1页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研究_第2页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研究_第3页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研究红细胞抗体阳性者接受不相容输血或妊娠时,可发生严重的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卫生部明文规定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必须做抗体筛选试验。筛查出的红细胞抗体,以特异性抗体占绝大多数而这些特异性抗体大多为1111系统的抗体,尤以抗一E最多,其次是抗一D对于住院患者做红细胞对于住院患者做红细胞要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标本所有病例标本538例均为五年来在我院的输血患者,从中检出不规则抗体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从新生儿〜75岁不等;孕产妇10

2、例,肿瘤患者2例,其他手术患者2例。1.2材料抗体筛检、抗体鉴定所用谱细胞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抗体筛检用抗人球蛋白卡,由瑞士达亚美公司提供。1.3方法抗体筛检用筛检细胞加患者血清在抗人球卡中反应,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鉴定。采用上海血液中心提供的抗体筛检红细胞,与患者血清在抗人球介质中反应,根据反应结果,按照筛检细胞反应进行分析,判断抗体的特异性,并测定抗体效价,统计分析。1.结果在538例标本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14例,占检测总量的2.6%,阳性标本Rh系统占75%,其中抗-E抗体占40.1%,抗-D

3、抗体17.4%,其他系统占24.8%,自身抗体2例。2.讨论所谓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0血型系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也就是抗一A、抗一B以外的血型抗体,AB0系中亚型抗一A1或某种抗一B等抗体,也称为不规则抗体其多为IgG抗体,主要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参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必须通过特殊介质(酶、抗人球蛋白、polybrene等),才能使致敏红细胞膜出现凝集反应,临床上通常所称的同型血,实际上是指AB0血型系统和R血型系统相同。其它红细胞检查不出AB

4、0血型系统之外的不规则抗体,而此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可导致溶血性血反应的发生。产生不规则抗体的几率在输血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如果不检测对于输血患者有很大的危险性,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和有妊娠史的患者尤其重要。抗体筛检可以对原因不明的贫血、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或下降等进行原因分析,对输血后发生溶血性反应原因调查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从抗体筛检结果来看,不规则抗体大多为Rh血型系统,即使Rh阳性患者输血也有可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抗一D是最常见的免疫性抗体,由于输血前常检查Rho(D血型,经输血产生抗一

5、D呈减少趋势,产生抗一D的原因为妊娠免疫刺激及Rho(D)阴性病人急诊需大量输血时,而Rho(D)血型阴性血液供应不足时,输用Rho(D)血型阳性血液所致。抗一E也是临床上极常见的免疫性抗体,与抗一D—样,可经输血和妊娠免疫刺激产生,可引起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性溶血性疾病。从我国人种Rh抗原分布来看,D抗原阳性比例要比E抗原阳性低。产生抗-E抗体的几率高于抗-D抗体,故Rh血型系统D抗原阳性E抗原阴性者的输血不容忽视。Rh阴性个体经抗原刺激产生抗-D的几率为67.9%,产生的抗体其效价在体内会逐渐下降

6、,甚至常规试验会漏检,若以后作为受血者输入Rh(D)阳性血刺激时,会很快出现免疫性回忆反应,抗体效价会很快达到高峰,引起迟发性溶血反应造成输血无效以及溶血,这点很容易被临床忽视。溶血反应的强度与抗体效价成正比。其他血型抗体较少见,但抗-Lea抗体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不能作为供血者,如为受血者应输用Le(a-b-)血液。抗-M抗体只有在37°C或抗球蛋白试验出现阳性时才具有临床意义。抗-P1抗体最理想的反应温度为4工,偶可在371查出。抗-P1很少在体内造成溶血,几乎总是IgM型抗体,所以不能通

7、过胎盘,不会造成新生儿溶血病,也很少引起体内溶血。多次输血或多次妊娠免疫刺激可产生多种抗体占11%,以抗-Ce为常见,低于国外报道16%0对产生ABO以外不规则抗体(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输血前,用不含有该抗原的血液作交叉配血。对产生ABO以外不规则抗体(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输血前,用不含有该抗原的血液作交叉配血。参考文献:[1]贾太和等•抗-cE抗体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一例报告[J]•中华血液学杂志,1989,6(2):98[2]杨春晴等.抗-Ce、抗-e引起配合不合1例报告[J].中国输血杂志,1992,

8、5(1):40[3]郭寅同等.Du型人产生抗-D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J].中国输血杂志,1991,4(1):30[4]孙爱华.免疫性抗-S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2,13(4):214[5]于新发•抗Lea、抗-E致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J].中国输血杂志,1995,8(1):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