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ID:46168703

大小:7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1

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_第1页
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_第2页
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_第3页
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_第4页
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樊艳丽1,王卫红2,康永征1(1•太原科技(科技论文)大学,山西太原030024;2•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摘要〕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代高校学生必备的素养。如何引导学生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工作和生活等,成为高校教育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为此,开设网络媒介素养课程、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开展有关网络媒介知识方面的活动以及建立校园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网站等,是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高

2、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来源于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受众理解和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及有效地创造和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让受众在网络社会中能通过合法和合乎伦理的方式高效率地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等。网络媒介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网络传媒及其信息,建设性地使用网络传媒资源,逐步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媒介解读和批评能力,能够在多元的媒介环境中,合理地利用网络媒介完善自我,参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一、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好高校网络媒介素质教育,是当前高

3、校工作的一个重点问题。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3次《中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20岁~29岁网络用户占%,其中学生占%,大专以上用户占%:〔2〕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已成为网络消费的主体。然而,广大学生通过网络接受丰富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在他们学习先进知识的同时,面对这样一种功能优越、影响强大而又发展非常迅速的网络传播媒体,普遍缺乏心理准备和知识基础,缺乏科学和合理的应对网络媒介的能力,由此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四方面:其一,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不高,上网目的不明确,对网

4、络功能利用不够。有关资料显示,有34%的大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用于玩游戏者占28%,主要用于查资料者占30%,其他占8%o其二,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特质的认知能力较弱。有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中不良信息认识不足,预防更不足。4%的大学生居然不知道网络中存在着不良信息,%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中存在的不良信息“不太会”或“绝对不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其三,大学生网络接触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56%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间超过自己预计的时间:其四,大学生利用网络培养自己的能力较弱。有59%的大学生最常登录的网站类别是娱乐类,有51%的大学生认为"上网

5、不能直接促进专业学习,但能增强综合素质:近年来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成为学者“2们研究的重点。不少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认知模糊、情感淡漠、诚信(诚信教育论文)丧失等道德缺失现象,有研究表明“,在大学校园里,通过网络窃取他人邮件、机密情报,破坏他人的数据,使用他人的信息及资源或攫取他人隐私的事件时有发生:〔3〕另外:'对于'黑客问题有%的高校学生认为这是'网络发展中的正常现象',%的大学生彳艮崇拜他们高超的技能',仅有39%的人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行为:〔4〕由此可见,网络化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更

6、大的挑战。显然,这不是自发状态下的媒介素养所能应对的。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高校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二、加强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如何合理选择和接触网络、如何正确理解和鉴别网络信息、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是高校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加强网络知识教育。网络媒介不同于传统媒体,其传播方式也有很大不同,高校学生如果不能掌握网络媒介的基本运作常识,就只能成为网络的被动使用者,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而网络知识涉及传播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因此,高校学生要充分运

7、用和驾驭网络媒体,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与网络有关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计算机(计算机论文)和网络应用技术方面的知识。(二)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社会虽然是一个“虚拟”社会,但它的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发生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它仍然是一个有道德规范的场所。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调节器,网络道德是网络活动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而网络道德的内容体系涵括网络交往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礼仪教育、网络诚信教育、网络精神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等。目前,我国有关网络传播管理的

8、法规也正在进一步完善。因此,有关网络管理的政策法规也应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按照网络传播管理的规则使用网络。(三)要加强网络意识教育。网络意识是指能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