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探究

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探究

ID:46171183

大小:7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1

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探究_第1页
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探究_第2页
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探究_第3页
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探究_第4页
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探究摘要:随着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的提出,提升国际化竞争力已成为高职院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对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水平进行评估并引导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迫切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从高职院校的产品教育服务出发,明确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内涵和要素,并依据国际化要素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的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估标准一、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研究的意义1•高职教育国际化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随

2、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在逐步调整教育国际化政策,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维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为一线培养技术性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实施者,

3、理应在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方面走在时代前列。2•提升国际化水平是我国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高职教育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院校数量剧增,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基本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基于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模式、基于典型项目任务的课程模式、基于人才培养规律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已成为新时期各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特别

4、是提升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竞争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研究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理论需要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国际化、国际化的内涵是什么。只有弄清楚了国际化的内涵,才能够科学制定自己的国际化发展目标、明确发展内容和发展路径,才能够评价国际化的水平,继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但从现有文献看,关于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的研究还很少,我国高职院校的各类评估也没有顺应高职教育发展国际化的这一要求和潮流将高职教育国际化列为评估的内容之―。评估标

5、准的缺失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进程,研究制定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将为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加快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进程。2•开展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实践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否则在国际化过程中要付出许多经济上的沉重代价,造成负面影响或陷入被动地位,无法保障我方教育机构的权益。评估是国际化进程中全面质量管理战略实施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实施过程是否正确与合理等都

6、要依靠评估这个过程监管环节。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首先为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改革和发展提供目标和依据,便于各高职院校找出差距,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提供坐标;其次,能够规范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管理行为,促进学校各项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国际化教育质量保障,便于国家高职教育国际化政策制定;再次,评估标准对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发展政策、资金等各方面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国际化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资源的流动和合理分配都会产生影响,能使其找准目标,找好方向,发挥优

7、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二、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内涵与要素1•大学国际化研究综述目前关于大学国际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国际化进行了定义。如“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将大学的教、学、研究、服务和管理置于全球教育和文化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理念、政策和措施”。口]“大学国际化是指一国大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坚持自身的民族化、本土化特色,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的通用性人才,提高本国大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一种发展过程。⑵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前者强调的是理念、政策和措施,后者强调的是

8、过程。学者吉恩•纳特认为,“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大学在教、学、研究、服务和管理方面的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可以测度一所大学在不同时期国际化实现的程度和水平。开放性指一所大学对外开放的理念、政策及成果,表明一所大学处在国际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交流性指一所大学能与国外大学进行对等交流,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发展与提高,它表明一所大学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授课语言、教师聘任与交流、学生交流等方面已达到较高的开放性。通用性指专业设置、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