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

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

ID:46209897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复律汤150ml/次,每日2次,早晚温服,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症状改善、心电图有关指标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中药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确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关键词】心律失常;早搏;中药;养心复律【中图分类号】R25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129-1心律失常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

2、动、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中医多见于心悸、怔忡、胸痹、肺胀、喘证、痰饮、痹证等病中。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2-81岁,平均63岁;病程1个月T7年,平均5.2年;房性及房室交界性早搏18例;室性早搏12例,其中包括室早二、三联律1例;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6例;房颤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9-83岁,平均62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5.5年;房性及房室交界性早搏16例;室性早搏13例,其中包括室早二、三联律2例;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6例;房颤3例,窦性心动

3、过缓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1.2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心电图及Holeter结果,标准依据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肺心病等,心律失常重者适当应用ß;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对照组除上述治疗外,采用自制中药养心复律汤,基本方:人参10g,丹参20g,赤、白芍各20g,生龙、牡各25g,生龙齿30g,桂枝10g、川莒10g、麦冬20g,五味子15g,甘草10g。阳气偏虚、脉结代者,桂枝可加至15g;阳虚明显脉沉或迟缓者,加附子10g;阴虚明

4、显的去桂枝,加生地20g,百合20g,龟板15g;胸闷者去白芍药,加瓜萎20g、枳壳12g;胸闷痛或紫纟甘明显的,加薙白15g、红花10g;心火偏旺者,加梔子10g、苦参15g;少寐多梦者,加炒枣仁20g、夜交藤25-40g;心烦易怒、心慌汗出、心肝失调者,加浮小麦30g,大枣10-15枚;痰蒙头晕的加半夏10.白术10g;心悸、咳喘、下肢浮肿的加泽泻20g、夢苗子10g;便干者加肉茨蓉20-30go中药治疗组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型使用相应方药,150ml/次,每日2次,早晚温服。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症状、心律失常发作时间、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等变化。3治疗效果3.1疗效

5、标准治愈:心律失常未发作;显效: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少60%-80%;无效: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少60%以下。3.2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占10%;显效13例,占32.5%;有效19例,占47.5%;无效4例,占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4例,占10%;显效11例,占27.5%;有效18例,占45%;无效7例,占17.5%;总有效率82.5%。两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讨论纵观古代医家论述,结合临床,分析心律失常之病机多为心脏气血两虚,损及阴阳,阻滞脉络,临床常虚证为主,虚中夹实,证型不外乎气阴两虚

6、、气虚血瘀、水饮凌心、痰浊遏阻、阴竭阳脱等,治则多为益气养阴(血)、调和阴阳,佐以活血通络等。本方为生脉饮、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炙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汤等套裁,而且可有多种配对方式:生脉饮加丹参、芍药补益气血,其中人参(也可用党参)、甘草相配补益心气,麦冬、五味子滋养心阴,丹参、芍药补血,芍药、甘草养阴,桂枝、甘草相配又温通心阳,龙骨、牡蛎、龙齿潜阳安神,川苇、赤芍、丹参活血宁心通络,诸药合用使气血得补,阴阳调和,血脉通畅。临床研究显示,生脉饮可改善心肌细胞代谢、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对临床多种心律失常具有治疗作用;龙骨、

7、牡蛎、龙齿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作用;川苇、赤芍、丹参能降低血粘度,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传导功能和心肌缺血、缺氧。目前困扰心律失常治疗的最大问题就是西药的毒副作用,许多药物治疗的有效剂量与引发毒副反应的剂量非常相近,用不够剂量不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用足剂量又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增加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因此近年对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渐增。笔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中药养心复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确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且无明显毒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