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高三专题讲座)化学实验复习指导

高三化学(高三专题讲座)化学实验复习指导

ID:46218248

大小:21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1

高三化学(高三专题讲座)化学实验复习指导_第1页
高三化学(高三专题讲座)化学实验复习指导_第2页
高三化学(高三专题讲座)化学实验复习指导_第3页
高三化学(高三专题讲座)化学实验复习指导_第4页
高三化学(高三专题讲座)化学实验复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高三专题讲座)化学实验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专题讲座)化学实验复习指导化学是实验性科学。化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注重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是必然的。在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中特别点明“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在“考试范圉”中,对化学实验还明确提出六点具体要求。理综试卷经过00年探索、01年发展、到02年趋于完善,试题中化学实验部分可占•化学总分的20%左右,需要我们给以足够的重视。一、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1.实验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学科内综合性最显著的就是实验。实验试题显著体现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也能体现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汇集多方面基础知识,从多角度进行定性

2、、定量设问,体现考查的综合性。实验试题更加突出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考查,不仅重实验技能、重结论,更重视实验过程、原理、方案设计与评价,全面考查考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题屮的新信息和简答因索较多,要有较强的获取信息能力、推理能力及文字表述能力。表述时,操作要科学规范、现象要明显全面、结论要准确无误、原理要简洁明了。实验试题有冋归教材的表现,题干素材对考生的陌生度降低,难易梯度设置明显,体现切入容易,深入难2.试题设置的四个层次(1)观查与识记(2)操作与应用(3)分析与表达(4)设计与评价二、在复习基本实验中提高能力1.复习中要根据考试范围,抓好基础实验的落

3、实,有基础才有能力、有能力才有创新。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剂的存放、仪器的使用和组装、物质的制备、离子的检验…-),在基础实验中同样能考查能力。[例]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后,静置分层,若不知道哪一层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分液漏斗的使用属于基本操作,但此题改换设问角度,就充满新意,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从“操作一现象一结论”三方面完整回答。方案: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取样检验的常规方法),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后静置,若试管屮液体不分层,则分液漏斗屮下层是“水层”,反Z上层是“

4、水层”。具它方案:如取样后,向小试管中加入原有机溶剂、苯、四氯化碳等,振荡静置后观察是否分层;还有加入无水硫酸铜观察是否变蓝等方法。有学生取样时,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用滴管伸入取下层溶液;直接向分液漏斗屮加入苯、四氯化碳等试剂;(还有学生向漏斗屮滴入一滴水观察其走向);这都属于化学基本操作的概念性错误,要很好地夯实基础。2.对教材中的典型实验要通过“实验原理一装置原理一操作原理”三个方面进行思维训练,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1)实验原理:反应实质一定量关系一反应条件(2)装置原理:仪器选用一配套组合一连接顺序(3)操作原理:操作步骤一实验现彖一注意事

5、项(及安全措施)[例]“苯的卤代反应”实验原理:苯的结构(特殊键较稳定,介于饱和与不饱和Z间)一取代反应(只一个氢原子被取代)一用液溟(不能用溟水)一液溟和苯都易挥发一铁催化剂(实际三溟化铁)一不加热(放热反应)装置原理:注意左导管长,右导管不插入液面下。操作原理:步骤:检查气密性一加入试剂一向锥形瓶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一分离提纯生成物澡苯现象:微沸、上部气体无色变红色;右导管口有白雾、溶液屮产生黄色沉淀注意:提纯分离漠苯(倒入盛冷水的烧杯,底部有褐色油状液体)、浪蒸气的污染,(应用NaOH溶液吸收溶解于漠苯的Br2)改进拓展:[例]氨(或氯化氢)的喷泉实验装置

6、原理:实验原理:(1)常规方法解释产生喷泉的原因:当少量水进入烧瓶后,氨(或氯化氢)极易溶水(但注意不应从氨与水反应解释),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2)物理角度:设:烧瓶容积为250niL、滴管可挤出水0.5mL、玻璃管长度为0.35m贝山要形成喷泉,内外压强差Ap必须克服玻璃管屮水柱的重力作用,latm=10.34m水柱,有latm:10.34m=Ap:0.3501得厶p=0.034atm,既烧瓶中圧强由latm减小到0.966atm才能形成喷泉。(3)从气体溶解度分析:烧瓶内压强减小0.034atm就可形成喷泉,只

7、须计算滴管挤岀的0.5mL水中溶解多少气体即可。由道尔顿分压定律可得:P分:P,^=V分:J即:0.034atm:1atm=V分:250mL;V分=8.5mL,由此推出气体溶解度为S气217,即1体积水溶解17体积以上气体才形成喷泉。操作原理:打开止水夹一一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拓展:(1)有止水夹,但无滴管(只提供图2装置),如何操作引发喷泉:耍注意思维的灵活性,有同学还是思维主式,千方白计向烧瓶屮注水:取下烧瓶,用注射器、洗耳球注水;密闭烧杯打气、吹气;整个装置放入高压仓等。逆向思维:给烧瓶升温排出导管中空气(手握一紧一松),氨接触水;给烧瓶降温,减小内压;

8、取出烧瓶正置,打开止水夹略放出一点氨气,再倒置冋水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