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实验室制法的研究与改进

氨气实验室制法的研究与改进

ID:46226234

大小:83.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氨气实验室制法的研究与改进_第1页
氨气实验室制法的研究与改进_第2页
氨气实验室制法的研究与改进_第3页
资源描述:

《氨气实验室制法的研究与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氨气实验室制法的研究与改进(―)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一1、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铁架台、铁夹、酒精灯、木砖、试管、试管塞、三通管、橡胶管、止水夹、橡皮筋、玻璃导管、集气瓶、双孔橡皮塞、药匙、火柴。药品:氯化镀、消石灰、红色石蕊试纸、蒸馆水。2、实验装置图(如图1)ABCDEC.用于检满A.用于加热反应物D.用于吸收多余的氨气a.氯化钱和消石灰混合物①,②,③,④均为止水夹3、实验操作步骤图1B.用于收集氨气E.用于防止倒吸b.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1)按图装好仪器,打开①、②、③、④,在D屮装入水或稀硫酸,E屮装

2、入水。(2)检杳气密性:用酒精灯稍微加热试管A,若D中有气泡产生,则已密封好。(3)用橡皮筋装好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b。(4)取下A装入氯化鞍和消石灰盖上试管塞将药品混匀,按图连接好Ao(5)关闭①。(6)预热试管A,加热试管底部。(7)检满:若试纸b变蓝,则B屮已充满了氨气。(8)依次打开①,关闭②、③、④。(9)熄灭酒精灯。(10)倒置试管B,取出双孔试管塞换上无孔试管塞。即试管B中装满氨气。4、注意事项(1)一定要先检查气密性。(2)一定要依次打开①,关闭②、③、④,才能保证不外泄氨气和试管B中充满氨气。

3、(3)试管B一定要干燥,冃收集满后取下时,一定要先将试管B倒置,才能确保收集的氨气不外泄。(4)氯化镀与消石灰的质量比稍小于5:8较好,过量的消石灰,可起到除杂和干燥的作用,这样能得到较纯的氨气。(二)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二1、实验原理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加热条件下可与氯化镀反应产生氨气,同时乂是良好的干燥剂,可及吋吸收反应屮产生的水而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氨气的生成。有关反应如下:2NH4Cl+CaO-CaCl2+2NII3t+ILO(1)Ca0+H20=Ca(OH)2(2)2NH1C1+Ca(0H)2=Ca

4、Cl2+2NH3t+2H20(3)2、实验用品及装置图(图2)大试管(30mmX200mm)、酒精灯、铁架台、铝制烧瓶夹、双顶丝、圆底烧瓶(1000mL)>烧杯(500mL)、调节夹、三通管、玻璃管、玻璃导管、尖嘴玻璃管、乳胶管、橡胶塞。氧化钙、氯化镀、酚臥试剂、红色石蕊试纸,其中氧化钙在使用前烘干。图23、实验操作及现象(1)按图2所示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打开调节夹B,用小橡胶塞塞住T型三通管的A管口,使长颈圆底烧瓶密闭。(2)检查气密性:用酒精灯加热大试管,若盛适量水的烧杯屮冇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5、(3)取下大试管,按一定质量比装入经研细、混合均匀的氧化钙和氯化钱,在试管底部铺开,塞紧橡胶塞,固定好装置。(4)从T型三通管的A管口取卜橡胶塞,关闭调节夹B,使圆底烧瓶经T型三通管的A管口与大气相通。(5)点燃酒精灯,给大试管加热,立即有大量的氨气产生,并通过导管进入圆底烧瓶,圆底烧瓶屮的空气经A管排出。(6)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A管口,若试纸变蓝色,证明圆底烧瓶屮已集满氨气。(7)打开调节夹B,塞住T型三通管的A管口,使圆底烧瓶与烧杯内水相通。(8)待导管C中滞留的空气被排尽,过量的氨气经导管C通入烧

6、杯中,待水中有气泡产生时,熄灭酒精灯。当无气泡逸出时,给盛水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瞅试剂,搅匀。随着导管C内的氨气不断溶于水,使导管C内的液而会不断上升,最后进入圆底烧瓶,形成持续有力的红色喷泉。4、注意事项在以CaO既做反应物又做干燥剂的条件下,可以大大加快氨气生成的速率。在半封闭装置中将6.5gCaO与5.OgNI1..C1研细混匀,直接加热3-4min,可收集1000mL氨气,继而形成持续、有力的喷泉。如需收集500讥氨气进行喷泉实验,可将CaO和NH4C1用量减半,同样可以获得满意效果。(三)氨气的实

7、验室制取方法三若只需少量氨气,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浓氨水反应制得,也可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得到。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