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ID:47460464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1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_第1页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_第2页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_第3页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操作方法;2、巩固有关化学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提高实验基本操作、观察思维能力;2、学生在知识的衔接和过渡中,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培养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合作、互助的重要性;3、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合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方法的引导。三、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良好实验素养的养成;实验

2、探究能力的培养。四、教学设计思路:“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四要素展开,希望通过设计,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促成师生的有效协作会话,从而实现“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意义构建。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师生互动—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提问、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构建,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本节较复杂的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结论,疑难解答通

3、过多媒体展示,快速形象地展示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先进的信息科技也不能完全代替实际操作,所以本节课的实验最后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这样通过多媒体实验展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也能使学生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视具体教学情境而定)五、教学用品实验药品: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实验仪器:铁架台,铁夹,酒精灯,药匙,两个大试管,棉花等;多媒体课件与视频六、教学过程[板书]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问题情境]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死亡和饥饿问题,充分说明了含氮

4、化合物对人类生存的巨大意义。但是我们知道,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工业合成氨是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合成氨气,那么在实验室是如何来制取氨气的呢?[多媒体展示]3[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铵盐的性质,其中一个性质是铵盐能够与碱共热产生氨气,实验室我们也用该反应原理来制取氨气。[多媒体展示][师]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固体混合物共热来制取氨气,请同学们试着书写该反应的反应原理。[板书](1)药品:氯化铵与消石灰固体混合物△[生]书写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多媒体展示][板书](2)反应原理[师]很好。(分析方程

5、式,比如药品的选择,反应条件等)[提问]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该反应能否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呢?[生](讨论,各抒己见)不能,因为是固体之间的反应,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师]回答的很好。那么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一下,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一般有几部分构成呢?[师生互动]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提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一般根据什么来选择?[生]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师生互动]由反应原理可知,实验室中氨气是固体和固体加热条件下来制取的,应采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板书](3)发生装置固体+固体=====气体(同制氧气)[多媒体展示]演示装置图[讲解]实

6、验注意事项:a.试管口(盛固体药品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b.固体药品要混合均匀,平铺试管底部;c.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收集氨气的导管要长,伸入试管底部;d.为使氨气收集更多,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收集氨气的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块棉花团,但不能堵死e.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盛放固体的部位加热f.装置应不漏气,实验操作前要先进行气密性检查[设疑]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该反应生产的氨气纯不纯呢?如果不纯净,要如何除去杂质呢?[生1]不纯,含有水蒸气。[生2]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就要除去水蒸气,可以用碱石灰。[追问]能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呢?[生]不能,因为氨气是一种碱

7、性气体。[师]回答的很好。[板书](4)净化装置:碱石灰(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混合物)[多媒体展示][师]对气体进行干燥后就可以收集了,收集气体的方法一般根据什么来选择呢?[生]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师生互动]收集方法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板书](5)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再问]怎么知道收集的氨气已经满了呢?[生]回答3[板书](6)验满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白烟)[多媒体展示][师]氨气收集满了,多余的氨气能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里呢?[生]不能,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