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之初等模型1

数学建模之初等模型1

ID:46231063

大小:28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21

数学建模之初等模型1_第1页
数学建模之初等模型1_第2页
数学建模之初等模型1_第3页
数学建模之初等模型1_第4页
数学建模之初等模型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之初等模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初等数学方法建模实例(一)2.1.1.圆杆堆垛问题2.1.2.中国人重姓名问题2.1.3.搭积木问题问题:把若干不同半径的圆柱形钢杆水平地堆放在一个长方体箱子里,若已知每根杆的半径和最底层各杆的中心坐标,怎样求出其它杆的中心坐标?2.1.1圆杆堆垛问题模型准备:本问题是一个解析几何问题,利用解析几何的有关结论既可.模型假设:箱中的钢杆至少有两层以上箱中最底层的杆接触箱底或紧靠箱壁除最底层之外的箱中每一根圆杆都恰有两根杆支撑模型构成:1.考虑三个圆杆的情况已知三个圆杆的半径和两根支撑杆的坐标来求另一个被支撑杆坐标的三杆堆垛问题.符号说明:设两根支撑杆的半径分别为Rl,Rr,对应

2、中心坐标分别为(xl,yl),(xr,yr)被支撑杆的半径和坐标分别为Rt和(xt,yt)连接三根圆杆的中心获得一个三角形,用a,b,c表示对应的三条边a=Rl+Rtb=Rr+Rt(xl,yl)(xr,yr)(xt,yt)RlRrRtcos=d/csin=e/cc=(d2+e2)1/2d=xr–xle=yr-ylcos=(a2+c2-b2)/2acsin=(1-cos2)1/2xt=xl+acos(+)=xl+a(coscos-sinsin)yt=yl+asin(+)=yl+a(sincos+cossin)(xl,yl)(xr,yr)(xt,y

3、t)RlRrRt2.考虑多个圆杆的情况对多于三杆的问题可以按支撑关系和先后顺序依次求出所有其它杆的坐标.例如,如果长方体箱子中有6根圆杆,已知1,2,3号的圆杆在箱底,4号杆由1,2号杆支撑,5号杆由2,3号杆支撑,6号杆由4,5号杆支撑,则可以调用如上三杆问题的算法先由1,2号杆算出4号杆坐标,接着再用2,3号杆算出5号杆坐标,最后用4,5号杆算出6号杆坐标问题:由于中国人口的增加和中国姓名结构的局限性,中国人姓名相重的现象日渐增多.请尝试提出一个合理且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的中国人取名方案.2.1.2中国人重姓名问题模型准备:先考虑一下中国姓名的结构和取名习惯.中国的姓名是由姓

4、和名来组成的.姓在前名在后,目前姓大约有5730个,但常用姓只有2077个左右,名通常由至多两个字组成.姓名是由汉字排列而成,构成姓名的汉字多,则姓名总数就多.要想有效地克服重姓名问题,就该增加姓名的汉字数.靠机械地增加名字的个数解决重姓名问题,或完全改变现有的姓名是不明智.应该采用兼顾现有姓名习惯来做这件事.本问题可以用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来解决.模型假设:中国的所有姓名共有N个,其中姓有S个姓名中父亲姓氏在姓名首位模型构成:三项原则:扩大姓名集合考虑中国姓名的特色兼顾原有取名习惯这里提出体现父母姓的复姓名方式来解决重姓名问题.方便起见,要引入的新的取名方法称为FM取名方法.一个F

5、M姓名的结构为:主姓名·辅姓名主姓名就是现在人们所使用的姓名辅姓名可以只是母亲的姓,也可以是利用母亲的姓另起的一个姓名,不过这个姓名要名在前姓在后以区别于主姓名中间的·是间隔号例如:父亲姓王,母亲姓孙,给孩子取的名字是王建国以及孙靖,则孩子的FM姓名为王建国•靖孙或王建国•孙模型分析:在“FM姓名体系”下,“FM姓名”集合中姓名总数变为N*S+N*N=N*(S+N)这表明“FM体系”将原来的姓名集合增加了S+N倍.注意到其中N是很大的,这种扩充是显著的.再者,原来“主姓名重名”的个数在“FM体系”中会减少,而FM姓名样本空间扩大了S+N倍,由概率论知识可知,重姓名的概率将变得比原来

6、的1/(S+N)还小.笔者在对本校的500名学生采用“FM体系”做验证,重姓名概率由原来的2%变为零!若取最保守的估计,有Q/Q’是仅与h有关的函数.可以从图形来考察它的取值情况!问题:将一块积木作为基础,在它上面叠放其他的积木,问上下积木之间的“向右前伸”可以达到多少?2.1.3搭积木问题模型准备:本问题涉及重心的概念,关于重心的结果有,查阅相关文献,有下述结果:设xOy平面上有n个质点,它们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xn,yn),对应的质量分别为m1,m2,…,mn,则该质点系的重心坐标满足:模型假设:所有积木的长度和重量均为一个单位每块积木的密度都是均

7、匀的,密度系数相同参与叠放的积木有足够多最底层的积木可以完全水平且平稳地放在地面上模型构成:1.考虑两块积木的叠放情况x此时使叠放后的积木平衡主要取决于上面的积木,而下面的积木只起到支撑作用.假设在叠放平衡的前提下,上面的积木超过下面积木右端的最大前伸距离为x.上面积木在位移最大且不掉下来时,x=1/2.2.考虑n块积木的叠放情况两块积木的情况解决了,如果再加一块积木的叠放情况如何呢?如果增加的积木放在原来两块积木的上边,那么此积木是不能再向右前伸了!?除非再移动底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