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工艺设计指导全文

纺纱工艺设计指导全文

ID:46251915

大小:114.23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1-22

纺纱工艺设计指导全文_第1页
纺纱工艺设计指导全文_第2页
纺纱工艺设计指导全文_第3页
纺纱工艺设计指导全文_第4页
纺纱工艺设计指导全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纺纱工艺设计指导全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设计纱线的质量标准12设计纱线的原料选择22・1原棉选配22.2化纤选配33纱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特点53.1选择原贝(!:53.2选择说明:53.3工艺流程选择:63.4主要设备特点介绍:64纱线的生产工艺设计74.1细纱工艺设计74.2粗纱工艺设计114.3混并工艺计算:134.4涤预并:194.5精梳工艺设计214.6精梳准备工艺设计254.7梳棉工艺设计294.8开清棉工艺设计344.9络筒工艺设计36纺纱工艺设计指导书(以涤棉府绸用T/C60/40J14tex经纱工艺设计为例)设计的过

2、程是由细纱开始算起,由前向后;书写论文时,请按照工艺流程,由后向前书写。1设计纱线的质量标准表1-1精梳涤棉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60%及以上)的质量指标⑶质量指标单百条干均匀度公称线纱强力米重量黑板条干里八八优单百密度tex(英别变异系变异系条干均匀度均匀度变板棉等纱纱断裂强米重支)数数10块板比异系数结粒纱疵度量偏CV(%)CV(%)例(优:一:CV(%)数(粒(个(cN/tex)差范<<二:三)>/克)/10万>围(%)米)<14~16132.7:3:015.51214.±・05:05522.52

3、设计纱线的原料选择织物品质与构成织物的纱线品质密切有关。纱线品质又取决于原料性质。纱线种类和用途不同,选用原料又是选择纺纱工艺流程、机型和工艺参数的主要依据。2.1原棉选配2.1按纱线特数选配原棉:细号纱线:细号纱线都用于高档织物或股线,成纱质量要求较高。应选择色泽洁白、品级较高(1.5〜2.8),成熟度适中,纤维特数和强力较高,纤维较长(30~29mm),整齐度较好和杂质疵点较少的原棉。2.2按纱线用途和加工工艺选配原棉:2.2.1精梳棉纱:精梳棉纱多用于高档产品,要求纱线条干均匀,棉结杂质少。因此,

4、应选择色泽乳白、品级高纤维成熟度适中,纤维特数和强力较高、纤维较长、棉结杂质较少的原棉。2.2.2机织用纱:经纱在准备和织造过程中,要经受反复摩擦和较大张力。因此,对其强力要求应高于纬纱,特别是细特纱,高经纬密的单纱织物或纬密较高的织物,对纱线强力要求更高。所以应选配成熟度适中,纤维特数小和强力较高,纤维长度较长的原棉。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配棉:由于近年来市场上131棉花较少且细度偏粗,因此,配棉时搭用部分细度、长度较适中的新疆229棉花,这样,不仅可以降

5、低配棉成本,还可以增加纱线光泽。表2-1配棉表配棉表序号产地等级混用百分比%技术品级技术长度/mm回潮率/%含杂率/%1新疆229A201.932&58&641.92盐城229B151.9428.499.032.03湖北131A201.4530.948.731.54新疆229A101.9329.089.011.95湖北229A151.9128.709.051.836新疆229A201.942&749.031.91平均指标1.8329.14&891.83序号成熟度强力/cN线密度/dtex短绒率/%主体长

6、度/nun品质长度/mm11.754.1521.710.0127.9130.1621.734.1331.79.8928.0330.0331.794.1081.79.9330.0732.0741.804.0941.710.0127.9130.1651.744.2711.710.0727.8329.7661.754.2531.710.0427.7929.83平均指标1.764.1941.79.9928.3230.392.2化纤选配化学纤维可纯纺,也可与天然纤维或其他化学纤维混纺。化学纤维选配目的在于改善纤维

7、纺纱性能、提高织物服用性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纤维性能选配时,棉型化纤长度一般为35一38

8、™,细度1.2"1.5旦•为了提高成纱强力,特种高强纱线可选用1・1旦,高特纱选用1・2一1.3旦,细特纱选用1・4旦,中特纱选用1・5旦左右。即纱特数愈小,选配化纤应愈细。纤维长度长,成纱中纤维强力利用率高,成纱强力好。化纤愈细,同特纱截面内纤维根数愈多,强力愈大,成纱条干愈均匀,但细度过细易产生棉结,影响织物风格。化纤粗,刚性增加,织秀毛型感较好。与棉混纺时,化纤细度与棉纤维接近。长度

9、与细度间一般有如下经验式:L/D«lo式中L-纤维长度(英寸);D-纤维细度(旦)。L/D>1,纺纱时易产生棉结;L/D<1,细纱易发毛,可纺性差。表2-2涤纶纤维性能指标产地规格纤度/dtex平均长度/mm含油率/%回潮率%强力/cN仪征1.2Dx38mm1.1838.140.230.485.543纱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特点3.1选择原则:3.1.1尽量采用新工艺,高效能的机台,以保证设计方案,投产新能获得较高的机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