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认识

[精品]浅谈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认识

ID:46295145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浅谈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认识_第1页
[精品]浅谈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认识_第2页
[精品]浅谈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认识_第3页
[精品]浅谈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认识_第4页
[精品]浅谈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认识市编办武栓机构编制管理主要是对某个组织(大多是机关、事业单位)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管理,是对机构编制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的全程管理。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则是贯穿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才能保证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真正落实到位,有效控制机构编制人员的无序增长,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效力。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2010年5月,省编办、省监察厅联合印发了《安徽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其中明确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构编制

2、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督查,“三定”规定运行情况的督查,以及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审批程序和执行情况的督查等方面。一是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近年来,随着机构编制管理的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定化进程加快,中央和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机构编制管理相关法规条例,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安徽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安徽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和《安徽省编办T2310”举报电话受理工作暂行规定》等,这些法规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均属于政策法规执

3、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内容。二是“三定”规定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定”规定是根据一个单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职责任务等,对其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作出的规定。“三定”规定一经明确,就对组织机构主体的法律地位、目标任务、内部结构和运行功能等法定条件进行了定位,具有其特定的严肃性和法定效力。所以说,“三定”规定运行情况的督查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同时又是当前监督检查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通过监督检查,及时了解职能履行上是不是有缺位、错位和越位现象,进而对新形势下部门职能的增减变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和及时的调整;必须通过监督检查,及早

4、预防机构设置中超限额或变相超限额设机构、任意提高机构规格和增挂牌子的情况发生;也必须通过监督检查,强化编制意识,逐步调整理顺编制岗位设置,规范编制管理。三是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的监督检查。多年来,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能够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制度,一直坚持实行“三个一”制度,凡涉及机构编制事宜均由编委一家审批,编委主任一支笔签发,编制部门一个单位行文,有效地加强了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同时,在机构编制管理上,确定了各层级审批的规定权限、范围对象以及工作程序。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县级也还存在超越权限审批机构编制的行为,少数上级主管部门往往

5、以经费、项目为前提,强行要求下级部门对口设置有关机构或增加编制,这些都违反了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必须对这一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是编制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O《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规定“行政机构使用行政编制,政法机关使用专项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在编制管理中,无论是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的核定,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但人员编制不是一核了事。近年来,少数单位编制混用、人员混岗现象屡见不鲜,甚至长期存在,必须加强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以《机构编制管理台帐手册》和《市直机关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管理表》为载体,强化机构编制“

6、实名制”管理,在部门单位进一步强化“编制就是法规”、“编制就是经费”的意识。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有效方法机构编制部门作为机构编制的业务管理机关,按照职责权限和《安徽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规定,有权力也有责任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形式多样,真督实查,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工作的实际效果。一是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日常监督重点是对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机构编制数额的控制和人员配备等情况的监督,是整个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

7、是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前置审核及入编审批制度,用人单位在有空编的情况下,增加人员必须首先向市编委申请编制使用计划,市编办审理提出意见报经市编委会议研究同意使用后,编制部门出具编制使用通知单;组织、人社部门办理有关调动手续后,用人单位持增加工作人员申报单(单位签章)、进人介绍信和用人单位编制管理簿等,经市编办审理后报经市编委领导审定后办理人员入编手续。二是实行人员编制每年定审制度,即通过阶段性地对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系统在编人员逐一进行对照审核,每年年底编制部门向财政部门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数额的方式,将财政供养人员情况与单位上报财政预算

8、情况进行核对,确保人员经费核定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有效控制财政供给人员的不合理增长;三是事业单位登记年检。通过一年一度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事业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