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汗之可也”探析

“在卫汗之可也”探析

ID:46301700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在卫汗之可也”探析_第1页
“在卫汗之可也”探析_第2页
“在卫汗之可也”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卫汗之可也”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卫汗之可也”探析某某10510级中医2班“在卫汗之可也”一句,出自《温热论》第8条。《温热论》由叶天士口述,其门人顾景文整理,原文为“大凡看法,卫Z后方言气,营Z后方言血。在卫汁Z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长期以来,该条文对温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对“在卫汁Z可也”,温病学派争议却颇多,笔者通过对该条文的解读后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内容,反映了叶氏对研究温病之透彻、立法之精当、用心之良苦。1、“卫”非等同表证《温热论》云:“

2、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芽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其屮所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的“在表”,也是后世普遍认为就是“温病表证”(卫分证),其实是有误的。从其上下文来看,此处所说的“在表”,是指温邪热变在表,只有出现“挟风”或“挟湿”兼证时,才是“表证”,故而“加入薄荷、牛茅之属”或“加芦根、滑石Z流”予辛凉散风解表。叶氏“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的论述,反映出来的病位是在“肺”,而不是在“表”。“在卫汗之可也

3、”之“在卫”的意义,当是指温热病中,卫气营血4个阶段中的1个阶段而已。为此,叶氏只有“在卫”和“在表”之说,而从未有“表证”之言,所谓“温病表证”的提法,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后世温病学派把感受温热Z邪而出现的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一系列帅卫郁热病变称为“卫分证”,即所谓“温热表证”,与叶氏所说的“在表”、“在卫”仍是有区别的。叶氏所谓的“在卫”,除此Z外还应包括“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Z壅塞”的发热、恶寒、头痛沉重、无汗等“湿热表证”及外感暑湿之邪,复为寒凉郁闭的身热头晕、恶寒、无汗

4、、恶心欲吐、胸脱满闷、舌白腻、脉濡滑之“暑湿表证”。2、汗之非等同发汗叶氏认为,“卫气营血”是反映温热病中,浅深轻重的4个不同阶段。温热邪气“在卫”,正气尚强,正邪交争于“卫”,病势轻,病位浅,“汗Z可也”;此处的“汗Z”,并非等同于表证发汗。众所周知,明清以前,表证发汗都遵从《黄帝内经》“发表不远热”的宗旨,代表人物张仲景,其做法为辛温药加温覆,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至刘河间善用辛凉,其苦《素问玄机原病式》,所提出“辛凉”主要还是针对当时医者滥用辛甘热药治疗热性病而设,并非用于表证阶段,更非用于温热病Z“在卫”阶段。叶氏根据温邪的致病

5、特点,故在《温热论》中提出:“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温邪犯人,由口鼻而人,始于手太阴,病位在肺。由于“肺主气属卫”,肺、卫气、皮毛Z间有着不町分割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其互为影响的基础。在生理情况下,肺主宣发,卫气布散于体表,以发挥温分肉、肥勝理、充皮肤、司开合、卫体表、御外邪之功能;《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肥膜理,充皮肤,司开阖者也”O其中司开阖,强调的是卫气对皮肤、汗孔、毫毛的调控作用,即卫气具有调节体温,控制汗液排泄的作用。汁为津液所化生,《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z汁”,可见汁是卫阳蒸

6、发津液的结果,出汗是津液排泄的途径之一,也是机体散热的一种方式;在病理情况下,温热之邪犯肺,由肺及卫,肺卫气郁,不能向上、向表宣发,从而出现肺失宣发,卫气开阖不得,体表调节功能失常,体温、汗出失调等病理反应。因此,叶氏提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勞之属”的“汗之”方法,以解温热“在卫”之证。“辛凉轻剂”,并非是直接发汗剂,其实质是通过辛能宣郁,凉可清热,以清解肺卫热邪。另从古汉语语法上分析,“汗之”之“汗”,为名词使动用法,即“使Z口然微微汁出”的意思。叶氏又用“可也”2字,进一步强调了,只要通过“辛凉轻剂”对“在卫”阶段的

7、温热Z邪的治疗,“使Z自然微微汗出”就可以了。叶氏为了避免后者对莫论点的误解,用古汉语语法进行修饰,真可谓是用心良苦。3、“汗之”具体运用对于“在一卫”的治疗,叶氏认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莠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O又说:“黄苔不其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可以看出,“汗Z”即辛凉开肺、宣透郁热,以达到肺卫开达,气机畅通,郁热透散,温热Z邪随汗而解的“清热透表”法。具体运用如下:温热“在卫”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

8、薄白,脉浮数。方用银翘散加减,取其辛散、宣肺退热,“透风于热外”。湿热“在一卫”表证,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恶寒身重肢倦,头痛沉重,少汗,口不渴,耳聋,鼻塞,舌苔白腻或苔薄黄而滑,脉濡。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