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ID:46306479

大小:8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2

上传者:U-7604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_第1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_第2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_第3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_第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许题餌穽中却餌穽扌艮皆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琴城镇屮学课题组负责人陈龙仔我校中报的“十二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经省审批,正式立项,课题批准号:0012012-—789662012年5月份开题以后,近一年时间的认真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面对面向专家们请教,现就课题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研究概况(一)问题的提出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是给现代教育提供崭新的平台。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他们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培养其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构建有效课堂,使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情操,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提供广阔的文化底蕴。而且,信息技术有着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的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可以让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功能和教育质量。所以开 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课题研究,对于推进有效课堂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力求通过本次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广大教师及学生的现代化信息教育意识;创设校园现代化教育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二)课题的界定:“有效”指的是以现代理念为指导,以开发人的自主学习潜能为冃的,具有开放的理念、实用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的教学模式。我们把它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以下五点:1、理念的“有效”,“有效”不仅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也包括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的导向;2内容的“有效”,“有效”不仅只读课文,它的内容应更为广泛,包括学生面对的中考等各种考试,帮助学生考好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好的诠释;艮形式的“有效”,“有效”不仅要重视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也要包括集体学习、小组讨论等;4时空的“有效”,“有效”不仅局限课内,应从课堂到课堂外;乂对象的“有效”,“有效”的对象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课堂实施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高质量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高情感和高认识的协调发展。3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寻更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时代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4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构建“有效课堂”的现实途径和教学规律。〉通过课题的研究,总结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四)研究的内容:我们把研究的内容分解成三个小内容:1、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研究,通过这个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技术现代化问题;2各个学科与课堂教学有效性整合的研究,通过这个研究解决学科特点与技术现代化整合的问题;3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研究,通过这个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五)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初一(1)、初二(1)学生,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 查法、行动研究法。(六)重要变更由于人事的变动,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了如下调整:课题负责人:陈龙仔(校长)课题组成员:陈根成(副校长)吴锣胜(电教主任)谢卫萍(语文教研组长)钟相仔(政史教研组长)王玉华(政治教师)(七)研究过程课题研究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启动阶段(2012年3月至7月):成立课题小组,组建研究队伍,分别收集、整理各顶有关的•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完成课题方案设计。实施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组织实验,全面推进。总结阶段(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完成研究报告,请专家鉴定,进行结题相关工作。在近一年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现代化技术条件下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耍内容是教学中的问题,主耍阵地是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自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我们进行了语文、数学、生物、历史、政治学科的多次研究课。如《土地的誓言》、《分式的加减》、 《人的性别遗传》、《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同样的旋律同样的爱护》等。通过研究课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探索出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2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和拓展现代化技术条件下的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3.开展县级公开课活动,搭建课题组与县教研室桥梁。上学期我们开展了县教研室的政治、历史全县公开课教研活动。2012年11月30日钟香仔老师对七年级历史上册《卓越的工程》一课、王玉华《竞争?合作?》进行了县级公开课教学,县教研室从教学构思,课件设计,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4开展学校内的研究课交流活动。2013的3月1日开始,课题组开展语文、数学、生物、历史、政治学科的研究课研讨活动。各学科注意学科特点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寻找符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资源。二、研究的成果通过我们的研究认为现代化技术条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1)以网络资源带动生物课堂有效性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运用“国家农村中小学远教育资源网”的网络资源下载fW动画视频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表现很认 真,学生在课堂上被生动的讲解和动画的画面所吸引。例如教师在初二生物教学《人的性别遗传》时,将教学分为五个环节:一、创设冃标,激趣导入,大约1分钟吋间。在导入环节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根据“教师教学用书”上本节的教学目标设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用PPI动画形式逐条展示学习目标,并配大约1分钟时间教师的简单讲解。二、确定目标,自主阅读,学生开始大约四分钟的自主阅读学习。教师在PPT上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任务1自主阅读课本第36页—9页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并指导学生向学习目标前进。三、播放《人的性别遗传》FLV视频,视频大约花费5分钟的时间。教师将“国家农村屮小学远教育资源网”的网络资源下载的fw动画教学视频(课本的知识点)选择性地播放给学生视听。学生们很认真的看、听视频,有的同学还和书本对比看和听;教师在教室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有效性。四、分发试卷,当场检测,大约15分钟每位学生独立做试卷,教师巡视课堂。五、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大约20分钟学生分小组展示检测成果,教师出示答案并解答学生疑问。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从自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到利用教师下载的网络资源指导下的视听,再到自己能自主解决问题并和同学和教 师讨论问题,一次次跨跃,是以学生充分占有时间和材料为基础的,这种内化过程,创新过程,其实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走出书本知识,贴近考试实用主义的有效课堂教学理念。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师的主导性和与学生的互动性上,教师的主导性在于确定目标和寻找合适的FLV视频以及确定检测试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在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讨论问题中以问助学,与学生共成长。(2)PPI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融为一体的主要特点,我们正是有效地使用PPI在数学教学中,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率。1•用叭总创设出更加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能化静为动。女口:本节课是学习“分式的加减”内容,在教学中利用PPT课件,运用PfT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直观和形象的呈现教学过程,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别外在PPI的每幻灯片上都配有主题图,很多例题、习题也配有情境图,这些插图为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背景。不但能解决教材插图小,不便于组织观察的问题,还可以化静为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在教学时还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Flash动画,将其插入列然后演示给学生看,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教学过程中运用PPT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有趣的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能以鲜活的文字、动听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和生动活泼的动画等多种教学载体来呈现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女II:展示例题时,用了些动感的画面,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达到学生“愿学、乐学”的目的。运用PPI板书一些教学内容,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还发现,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板书大量内容。如仅用黑板、粉笔板书,定义、定理、例题题目、图形等,化费时间较多,师生互动、学生练习时间相对减少,利用PPI板书一些分式加减法则、方法等。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再使用一些动画效果又比单一的文字和图形更形象和生动,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效果也更好,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堂十:富多彩例如老师在教学《土地的誓言》时,结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点观的画面,激情高昂的歌曲,深情的课文朗读,快速把学生带入了国土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九一八”后的东北大地,深刻领会了作者面对故乡发出的誓言。整节课我通过五个环节、四步朗读法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一、第一环节:1、激情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跟着一起唱。同时边通过多媒体展示富饶的东北大地“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4分钟)2导语(由一学生讲述),再次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1分钟)二、第二环节:采用四步分层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让学生听朗读带。同时向学生提出要求: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并用用一句话说说听读感受2让学生深情朗读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提出不认识的字。教师收集后迅速正音,并让学生当堂记忆。4整体感知: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二步:品读课文。1、放声朗读,思考: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10分钟)2力求学生全面感知文本,并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1课文哪些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1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1文章前后部分人称发牛了怎样的变化?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合作探究完成。然后老师分别收集观点,再提岀一个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自己对国土的情感表达出来的?让学生体会本文情感的表达运用了这样的一些方法:大量色彩的词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比喻;还有呼告的运用,这些方法使得作者的爱国情感得到了宣泄。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时能同时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第三步:赛读誓言部分。(5分钟)回味文章情感、语言特色等,进行朗读比赛。再度感受课文洋溢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第四步:延读(13分钟)为了把爱国情感教育推向高潮,完成本文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1、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未收回的宝贵领土。2学生朗读自己写下的誓言三、第三环节:师生齐声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2分钟)(4历史教学多媒体应用恰当。教师在导入一展开一总结一测评四个教学环节中能恰到好处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工具、图片资料进行教学。如在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中:一、在导入环节,用多媒体展示杨家将、岳飞图片,将学生引导进入学习新内容的准备状态。达到了明任务、展目标、提兴趣、激思维等要求。二、分组自学:每组重点了解一个民族与政权,如第一组重点了解宋、第二组重点了解辽、第三组重点了解西夏、第四组重点了解金。教师准备教学道具三、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即扮演北宋、辽、西夏、南宋、金政权的代表人物,分别阐述本民族的具体 情况,以及与其他兄弟民族政权的战和情况,教师适时的播放相关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提起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作为学习土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四、总结提高:在这堂课上用了“一、二、三、四、五、六”进行简洁明了的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当堂测评:如在这课,课前教师先备好一个flash动画,采用了即时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上台操作演练,全班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学生表现相当活跃,积极完成任务。(5)政治有效课堂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自在翱翔例如教师在初二政治教学《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时,充分发挥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功效助有效课堂插上翅膀自在翱翔,从而为政治学科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一、备课环节教师在充分研究纸质教学工具的前提下、在掌握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的情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有效地采集和内化可利用的资源,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迎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说课课件、教学设计、上课课件、导学案。二、说课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并完善政治组备课工作。教师把公开课的相关资料(说课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上课课件)发送到本校建立的共享资源中,本组成员可在教师说课前通过阅读了解大致信息,以 便在教师说课时提出实用性强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防止其流于形式而无实效。教师在此基础上修改并完善教学设计、导学案、上课课件,使备课质量与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使公开课的开展赋予并承载了新的希冀一一上课者加强自我教学能力的锻炼,听课者从中汲取新营养,使公开课实现多方双赢,有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素质。使有效课堂在群策群力中借助信息技术这双有力翅膀凌空而飞。三、预习环节教师把设计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自主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可自行查找信息资源以解决之,或在本组内部发挥团队精神,在本组一致不能解决的基础上查找信息资源共同解决,教师适时提供必要的引导。四、展示环节在教师充分备课和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展示本组所分配到的任务。教师充分动用一切可利用教室资源:前板板上学习目标与生命接力赛比赛表(在激烈竞赛中加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侧板板上两句有关生命健康的名人名言、后板采用主题黑板报方式陈列本节课各组所要解决的问题、前板左侧多媒体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需要而设计好的上课课件。在此很好地把动与静有节奏地结合,把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地结合,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及有效课堂有机地、协调地、效益化地融合与整合,使有效课堂容量大、节奏强、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主体凸显,从而保证有效课堂实现“有效”目标。 可见信息技术的功效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何不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让有效课堂自在地翱翔。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通过这些课题研究带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钟香仔老师参加了全市教学能手竞赛,获抚州市教学能手综合奖第一名;谢卫萍老师的系列教案《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被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采用;谢卫萍教师的录像课《吆喝》2012年江西省教育学会评为二等奖;王玉华教师《感恩父母》获抚州市优质课第二名,《丰富多样的情绪》获省录像课一等奖。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养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网络学习能力。学生上网学会查资料了,如在江西教育资源网、国家农远教育资源网上看学习资料;本学期初二(1)班学生还集体参加了教学教育资源网的“网络学习应用”体会的征文比赛。这些变化和活动如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在有效课堂的研究中尽情展放。三、问题与讨论1、学生课堂讨论与展示的能力问题以学生的当场检测成绩为依据来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效性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教材上的内容,用大量时间 进行练习,蚕食了学生的对知识本身的探索性。2师、生课堂互动研究有待深入师、生课堂互动不应只是教师提问,而应成为学生主动提问,教师有备而答的课堂。只有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真止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课堂的环境。2013年4月13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