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健脾益肾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ID:46352011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健脾益肾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健脾益肾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健脾益肾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健脾益肾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健脾益肾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摘耍】H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慢性肾衰继发轻度肾性贫血的患者60例,根据临床情况分别入纟fl屮医健脾益肾治疗组(“32)和西医常规治疗组(n=28),在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健脾益肾治疗组坚持健脾益肾法组方的中药内服,西医常规治疗组按照临床指南使用铁剂及促红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et)、血清肌fff(SCr)、血尿素氮(BUN)、血清总蛋口(STP)、血清口蛋口(ALB)的变

2、化。结果:治疗12周,两组患者血RI3C及lib、He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Cr、BUN、STP、ALB等指标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对于轻度肾性贫血患者,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关键词】中医细健脾益肾;慢性肾衰;肾性贫血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索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索(EP0)产牛不足或丿求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工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如未经治疗,肾性贫血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异常,包括组织氧供与

3、氧耗下降、心输出量增加、心脏扩人、心室肥厚、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蝎等,影响慢性肾衰患者的生活质最和生存率。西医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手段主要为补充促红细胞牛•成素及造血原料如叶酸、铁剂等。部分患者由于EP0抵抗、反应性差或经济原因,限制了促红素的应用,因而影响肾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认为肾性贫血属于“虚劳”、“血虚”等范畴,既往经验总结[1]提示肾性贫血病位主耍在肾、脾,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湿瘀互结,治疗上集中在益气健脾,填精益髄,兼祛湿活血,配合虫类药物地龙、僵蚕等搜剔经络瘀毒,适时添加血肉有情之品如紫

4、河车、龟板胶、阿胶、鹿角胶等,慎用大辛大热及火毒Z品,如附子、肉桂等,注意配合食疗及运动。木研究拟通过临床对照试验,探讨慢性肾衰初期轻度贫血患者,对比单纯屮医药干预与常规西医纠正贫血治疗对患者血红蛋口影响。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纳入标准:(1)2010年1月一2011年5月我们两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2]3-5期患者;(2)90g/L

5、出血性疾病及家族遗传病以及营养不良者;未能控制的肿瘤、川:脏病等。1.2研究分组:健脾益肾治疗组:因口服铁剂不耐受或不愿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索皮下注射CKD3-5期轻度贫血患者;常规西医对照组:按照羌国NKF-K/DOQT指南,坚持规范使用铁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CKD3-5期轻度贫血患者;1.3干预措施:所有患者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指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治疗及必要的对症处理,使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均保持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病情控制稳定后纳入观察。健脾益肾治疗组:党参15g

6、,黄便15g,淫羊董30g,15g,淮山药15g,菟丝了10g,当归20g,何首乌15g,大黄10g(后下)等,加水浓煎成100ml,每日1剂。常规西医对照组:叶酸10mg,每口1次;维生索B1225mg,每日3次;力蜚能(多糖铁复合物)150mg,每口2次。铁剂皮下注射70U/kgrHuEPO(益比奥,由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S19980072),每周2次。1.4评价指标:两纟fl患者治疗前后均详细询问并记录病悄(症状及体征等的变化,定期填写临床观察表),并分别于治疗后的0、4、8、1

7、2周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Hb、RBC、Het以及治疗前后血肌肝(Ser)、尿素氮(BUN)、血清总蛋白(STP)、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2结果1.1一般情况共纳入我们两院慢性肾脏病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3~71岁,平均(4&86土13.46)岁。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33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损害(12例),多囊肾(3例),梗阻性肾病(1例)。慢性肾衰病程广10年,平均(5.7土3.99)年。两组在性别、年

8、龄、原发病、慢性肾衰病程、治疗前相关检查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2贫血指标变化情况第4、8周,两组患者血RBC及Hb、He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基木保持稳定。第12周,两组患者治疗后血RBC及Hb、He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与基线(0周)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界(P<0.05)o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上升幅度和近,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o(表1)2.3其它指标变化情况第4、8、12周,两组患者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