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

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

ID:46352526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_第1页
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_第2页
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_第3页
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江苏秦標近几年来,高考试卷屮“探究性”试题有愈来愈红火的趋势。继07年III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份新课标试卷小岀现了不同程度的探究性试题后,08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也明确规定“探究性”试题将在文学类文木中考杏。分值为6分左右。“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的意思。探究性试题既是对知识的探寻,也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能力等级为F级。一、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求及考纲解读1•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考纲解

2、读:耍求考生的答题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角度不能单一,须分层答题,思考不能太肤浅,能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纲解读:“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读文木蕴含的这些深层含义。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口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纲解读:“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H己的理解”、“

3、白己的观点”。所谓的己的理解”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二、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牛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3、设题讲根据:--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

4、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任尔东西南北中”。6、题T•表述有区别:有点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三、“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依据上述特点,“探究性”试题一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思考应对:1、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例如:2004年福建卷21题: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看法。书朱湘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

5、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试题解读:这是一道比较型探究题。要正确解答本题,就要凭借平时的阅读积累,扌巴朱湘的这篇《书》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做比较,找不同点,本题以切入点作比较对象。参考答案:i般写读书的文章,人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体会、方法等,而木文则从书的外形切入,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2、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例如:2005年江苏卷第18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你对此

6、如何理解?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听起来像是诅咒。试题解读:1、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表明作者不同意,依据文本“只

7、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据此推断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2、“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下文作者阐释的目前一种现象:“娱乐至上的环境,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这种现象又将印证波兹曼预言,所以像诅咒。参考答案: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火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如果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3、要按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例如:2006年北京卷21题: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

8、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试题解读:题干有两个角度要求:一是“当夫人”(而不是其他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