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

ID:46355135

大小:7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_第1页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_第2页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_第3页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_第4页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摘要:笔者采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制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其业绩的影响进行检验,其结果并不支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公司业绩。在冋归方程中引入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公司治理变量后,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则能够提高财务业绩和成长性。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不能提升公司业绩的原因在于公司没冇建立起健全的治理结构,没有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公司的战略规划。因此,企业只有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才能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自身发展。关键词: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公司业绩作者简介:杨伯坚(1968-),男,河南

2、灵宝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公司财务与会计、税务会计研究。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3-0095-05收稿日期:2012-02-03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使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热点问题,从环境保护到安全生产,从食品安全到慈善捐款,每一次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但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除了要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和范围外,更需要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笔者运用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并考虑了公司治理的因素影响。本研究

3、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进行检验时引入公司治理变量,包括股东性质和董事会治理结构,考察了公司治理对社会责任效应的交叉效果,并根据检验结果分析了原因,这在以往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并不多见;二是采用了独立研究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数,而没有采用主观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这也有别于以往的研究。一、社会责任的相关文献评述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效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例如Aupperlc等(1985)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会导致资木和其他资源的浪费,与不从事社会责任的公司相比会处于竞争劣势。而Freeman(1991)则认为,从长期來看,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更符合商业

4、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要求,使得企业业绩与社会责任之间呈现正相关。一些经济学家包括社会学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截止1997年止,该领域的文献共51篇,其中正相关33篇,负相关19篇,无相关关系9篇。McWilliams等(2001)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无显著相关性,Simpson等(2002)的研究发现,美国国有银行的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chnietz等(2005)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公司危机时期,社会责任能够较好地防止公司股价下跌。国内关于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陈玉清

5、(2005)研究了社会责任信息的市场反应,发现社会责任信息与上市公司的价值相关性不强。李正(2006)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表明,从短期來看,承担社会责任较多的企业价值较低,但是从长期來看,承担社会责任不会降低企业价值。宋献中等(2006)的研究结论则是社会责任信息的增值效应大于决策价值的增值效应,沈洪涛等(2008)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自2002年以后开始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温素彬等(2008)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为负,但是从长期來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具有止向影响。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外市场还是

6、国内市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的关系研究并没冇得出一致的结论,除了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概念和范围有不同的认识之外,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方法不一样,特别是如何衡量和测度公司社会责任。笔者采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制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避免了由检验者进行判断而出现的主观性,同时由第三方编制指数也确保了检验内容的可验证性。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业绩与公司治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短期看,会增加企业的显性成木和隐性成木,而且可能透露企业口身的一些商业秘密。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作为一系列资源投入者和最终产品购买者之间的一组契约,契约的不完全性会提高公司履行各种合同的成本,而

7、公司具有良好社会责任就成为解决契约不完全的冇效手段。(-)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及其与外部的交易往来都是依靠契约维系,同样是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这一系列的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契约的不完全性不仅会导致无效投资(W订liamson,1985),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从而产生投资和经营管理的无效率。自上世纪80年代以來,许多经济学家分析了采用何种制度安排可以减少或降低这种无效率的损失,包括法律干预、赔偿、治理结构、产权和履约(杨瑞龙等,2006),但是这5种视角都无法解决契约不完全问题。声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能够有效降

8、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未來的不确定性,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