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探究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

以课例探究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

ID:46368426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以课例探究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以课例探究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以课例探究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以课例探究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_第4页
以课例探究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课例探究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课例探究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地理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围绕一堂地理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活动,是一种以成功“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体化”的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以地理课例为载体的地理课堂研究活动,成为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形式之

2、一。一、地理课例研究的调查为了解中学地理教师从事课题、课例研究的状况,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中学地理教师从事微型课题研究的比例很低约占10%,约60%的人参加过微型课题研究,但缺乏具体研究的专业指导,约1/4的人从未参加过研究,原因是实在太忙,没时间研究或没兴趣。总体来说,对课例研究很熟悉了解的人仅占22%,70%是知道一点或听过这一问题,随着教龄的增长对课例研究越来越清晰,不同教龄段差异很大,教龄5年以下、6至10年、"至20年、20年以上的比例从4%-25%-31%-45%,但也仅有50%的人知道一些

3、问题。如图1、图2、图3所示。大家最关心、最想了解的问题是怎样进行课例研究占80%,不同教龄段的结果基本一致,与大家的教学实际相吻合。大家普遍认为以课例为载体的培训对平时的教学有一些帮助。50%的教师没有自主做过课例研究,自主完成的仅占15%,不同教龄段随教龄增长自主做过的比例上升很快,从2%-13%-21%->50%,这一结果问卷第3题和第6题具一致性。如图4、图5所示。总体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来自听课研讨,持此观点的约占40%,其次是读书查阅资料。随着教龄的增长,学习培训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原因是知

4、识更新快,而年龄越大离开学校时间越长,知识老化越多。参加学习培训可以接受最前沿的一些研究成果,能够与时俱进。在阻碍教师成长的几个因素中,知识成为首要客观因素,原因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越来越觉得知识储备不足。二、地理课例研究的程序“地理课例研究”的一般程序,即确定课例内容——明确研讨主题——展示观摩——反思交流——形成成果。“课例内容”即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结合教材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课例,经过“主讲教师独立备课——集体备课——试讲交流一再次集体修订教案”等过程,形成成功的课例;托开讨主题”即在深入课堂、走访教师“临床

5、诊断”的基础上,针对一线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确定每次研究的主题,并要求每次研究的主题不能过宽,要有针对性,达到逐个击破,以求实效「展示观摩”即选拔优秀教师上观摩课,组织教师围绕每次提前公布的主题进行观摩;“反思交流”即由主讲教师根据课例展示的情况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及成长过程,然后由观摩教师围绕每次确定的主题,结合课例交流自己的收获与建议;“形成成果”即集众人智慧,再次修订教案,形成课例研究报告,以供教师参考、学习、研讨之用。仁观摩课堂教学地理课堂观察,可以引导教师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理课堂,然后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提出改

6、进地理课堂教学的建设性意见,使每一项建议和分析都建立在课堂表现的基础之上,这不仅能提高地理课例研究活动的效率,也将提高教师的课堂研究能力。观课时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什么?学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课两讲课题“气压带和风带”涉及教学片段、观课教师反思、观课教师议课等内容。2•聚焦课堂研讨一课三讲: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程序如表1o3•同行集体议课一课三讲: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同行评议,涉及主持人致辞,听课教师广泛议论以及专家点评和主持人总结等。这里只摘录专家点评。专家点评:评课标准是什么。个人认为作为高一

7、的新课,应该怎么上?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三位老师都做了很好的回答。韩健文的课更像新课,他是新人,他没有经过高考的洗礼。他就是让学生感兴趣,能学会。基于标准的高一地理教学,这已经足够。因为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不学地理的,高考也是不考地理的。对于这些人重点在于让他们爱地理,喜欢上地理课,能够达到课标要求即可。关于今天的课,首先,优点就是都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很注重学生的参与。教学的设计相对比较容易,学法的设计则比较难,但三位老师都很注意,做得都很好,三位老师都有学案,学案形式多样而丰富,值得学习。第二

8、,对课标的把握都很准。第三,注重生活中的地理。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觉得地理有用。第四,老师们都注重形成性的评价,及时的评价,通过评价给予诊断和纠错。但因为时间关系,不能每个人都关注到。都注重学法的指导,如樊老师对于读图的培养,探究能力的设计;韩老师地理意义这个环节处理,不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