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012-02-13)

第二章__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012-02-13)

ID:46376209

大小:1.62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11-23

第二章__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012-02-13)_第1页
第二章__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012-02-13)_第2页
第二章__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012-02-13)_第3页
第二章__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012-02-13)_第4页
第二章__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012-02-13)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__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012-02-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 历史发展——凡书有益于世者,皆当公诸人,而不可私诸己也,况医书为性命所攸关,顾可不公诸同好乎?——《药王庙孙真人碑记》醫道,古稱仙道也,原為活人。今世之醫,多不知此義,每于富者用心,貧者忽略,此固醫者之恒情,殆非仁述術也。以餘論之,醫乃生死所寄,責任匪輕,豈可為貧富而我為厚薄哉?——[明]龔廷賢7/25/20212案例热水洗手1939年4月,陕北的天气还十分寒冷。一天夜里,爱德华博士被邀请去会诊一个难产患者,产科病房设在离住地约有二里路的另一个山村里。天刚下过雨,上山的路全是薄冰。二十分钟后,爱德华

2、博士来到了医院。在听完了医生的汇报后,他没有立即到病房,而是要了盆热水,把手泡了又泡。经过会诊,决定进行手术。在爱德华博士亲自指导下,母子的生命都得救了。7/25/20213案例事后,一位医生问他:“检查患者以前为什么要用热水洗手?”爱德华博士解释说:“我们经过寒冷的天气到病房里,手是冷的,而要看的患者是妇女,而且是检查腹部,为了使患者不感到刺激,用热水洗手比烤火来得更好些,倒不是为了消毒。”问题:你如何看待爱德华博士的做法?看完该案例,你有什么感想?7/25/20214本章重点1.中国医学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2.西方医

3、学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7/25/20215本章内容第一节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国外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7/25/20216第一节中国医学伦理学的 历史发展——“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中国古代医德史7/25/20218一、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学思想(一)萌芽时期:从原始社会的晚期到奴隶社会的初中期,包括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和夏朝医学发展特点:巫医合流“伏羲画八卦……百病之理得以类推,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亡”——(《帝王世纪•路史》)伏羲7/25/202

4、19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献身试药在古代的社会道德影响下,我国很早就形成了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以拯夭亡”,“令民知所避”等医德思想。7/25/202110一、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学思想(二)形成时期:奴隶社会末期至西汉“医乃仁术”贯穿于全部医德的内容之中《黄帝内经》产生于战国,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其中载有许多医德方面的论述。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素问•金匮真言论》7/25/202111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宝命全形》7/25/202112一、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学思想张仲景孙思邈坐像(三)发展时期:

5、东汉至宋代东汉名医张仲景和唐代的孙思邈是著名代表医家7/25/202113“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可保身长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孙思邈《大医精诚》7/25/202114一、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学思想(四)相对完善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医药学家们对孙思邈提出的医德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发展。陈实功李时珍7/25/202115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

6、观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欲往而不往,不为平易。……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7/25/202116二、中国近代医学伦理学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既存在着中国传统医德,也存在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医德。1926年的《中国医学》刊有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医学伦理学法典》,全文共2339个字,其中涉及到对一般医疗行为的论述,并论及经验不足的中国医生和经验丰富的外国护士之间的关系,这在20世纪早

7、期全世界的医德规范中是少有的,体现了当时中国所特有的医学伦理观。1933年6月上海国光印书局出版了由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7/25/202117二、中国近代医学伦理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我国古代医家的优良传统,发扬了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建立同志式的新型医患关系,使中国医学道德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7/25/202118加拿大人,1938年初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

8、军民服务,并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后因在医治伤员时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白求恩(1890-1939)7/25/202119白求恩大夫在五台山松岩口“模范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7/25/202120印度人,1938年8月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月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热情为中国抗日军民服务。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