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壁

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壁

ID:46376480

大小:1.70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1-23

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壁_第1页
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壁_第2页
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壁_第3页
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壁_第4页
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讲细胞膜和细胞壁考点一:细胞膜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功能植物细胞结构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放大几十~千余倍)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因为____一、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主要由(约占)和(约占)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约占)。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上,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癌变的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有和等物质。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选材:一般选用,要用适量的制成稀释液。原因是。2、原理:。3、方法步骤:4、实验现象:近水部分的红细胞发生变化:消失,细胞体积,很快细胞,内容物流出。5、获得较纯细胞膜的方法:。三

2、、细胞膜的功能1、。2、。3、。①细胞分泌的,随到达全身,与靶细胞的(化学实质:)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进入另一个细胞。四、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与功能1、植物细胞壁成分主要是。原核生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2、细胞壁的功能:和。考点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生物膜的定义:1、膜(如:、、、、、等的膜)、膜和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很;在结构和功能上,进一步体现出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3、生物膜的功能①②③4、生物

3、膜的结构特点:。5、生物膜的特性:。考点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E.Overton1895年发现凡是溶于脂肪的物质很容易透过植物的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肪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因此推测细胞膜由脂类物质组成。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分子组成。3、E.Gorter&F.Grendel1925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类红细胞质膜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膜脂展开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积。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磷脂分子是一种由甘油、脂

4、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请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而科学家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两层”这一结论。4、J.D.Robertson1959有超薄切片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明-暗三层结构,厚约7.5nm。他大胆地提出“单位膜”模型。它由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外表面各厚约2nm的蛋白质构成,即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不足之处在于把膜的动态结构描写成静止的不变的。在融合细胞的细胞膜上红、绿荧光为什么会均匀分布?细胞膜有什

5、么作用?5、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上蛋白质运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实验反映了细胞膜结构上的什么特点?6、S.J.Singer&G.Nicolson1972根据免疫荧光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的研究结果,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技术  在冰冻断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复杂的复型技术。如果将冰冻断裂的样品的温度稍微升高,让样品中的冰在真空中升华,而在表面上浮雕出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当大量的冰升华之后,对浮雕表面进行铂-碳复型,并在腐蚀性溶液中除去生

6、物材料,复型经重蒸水多次清洗后,置于载网上作电镜观察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提出者:年和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以为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其中或表面。2)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大多可以。2、要点:1.磷脂的类型组成:卵/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鞘磷脂、磷脂酰肌醇结构:头部、尾部碱基+磷酸+甘油亲水性碳氢链疏水性头尾既亲水又疏水的双亲性分子存在方式:脂质双分子层球状的胶态分子团脂质体(liposome):双分子层游离末端自动闭合形成的中空结构。重点分析膜上蛋白质: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决定于膜中蛋白质的种类。糖被化学本质:糖蛋

7、白作用:保护、润滑、细胞表面的识别、抗原抗体之间的识别、血型决定物质所处位置:细胞膜的外表面自由扩散(被动运输)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举例: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载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内吞外排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细胞外→内细胞内→外运输动力浓度差浓度差能量(ATP)能量(ATP)能量(ATP)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运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实例水、CO2、O2、甘油、乙醇、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K+、Ca2+、Mg2+,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白细胞吞噬病

8、菌、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原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模型(3)用曲线表示各物质进入细胞的速率。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