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

ID:46390246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_第1页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_第2页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关键词)化学教学;学生;化学概念;实验;乡土资源;学习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0463(2013)22—0043—01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在高效课堂下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化学课堂教学,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呢?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吐个人体会。一、走近学生是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1•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那么,这门学科的教学成绩就会明显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屮,教师应在学牛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魅力很人程度上体现在知识的渊博

2、方面。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其次,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2•让学生喜欢化学。化学是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其次,要注意把化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比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止、铁制物的防锈,制防弹衣

3、的原理等。如防弹衣最关键的一环是选材。根据防弹衣冇硬体、软体和软硬体复合式三种类型,目前采用的材料可分为硕质材料和软质材料两种。硕质材料有钢板、钛合金、铝合金及氧化铝防弹陶瓷等;软质材料则多为高分子聚合物,如超高分子聚乙烯、尼龙、高强聚乙烯、芳香族聚酰胺以及无机纤维如高性能E、S、0型玻璃纤维等。近年,又在研制仿生防弹材料,如防弹蜘蛛丝和防弹野鸡毛及纳米复合材料等。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概念的教学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來的,常包括定义、原理

4、、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其特延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2•注重实验,用实验引出概念。3•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4•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5•强化训练,加强知识巩固。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正视和处理好

5、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内容的选择。教师耍学会选择,写好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在课外,可适时让学生做一些“绿色化学”实验、“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趣味小实验。2.实验人员的组织。演示实验大多由教师完成。科学探究实验,大多以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进行,任命好组长,负责小组的管理、实验报告的填写和收发。3•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包括仪器、药品、操作、实验室设施等的安全。4•充分利用多媒体,做一些化学演示实验。四、在化学教学中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学中将乡土资源和化学课程有机整合,对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乡土课程资源与化学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在于:乡

6、土资源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如研究我校周边的莹石矿、水泥厂等的加工方法、原理,开展“空气和水质污染的防护”、“自來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原理”、“各片区土壤酸碱性的测定方法”、“周边农村使用沼气、秸秆、煤等燃料对坏境的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屮的农药、化肥、地膜的科学使用”等课题调查和研究。学校和化学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化学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五、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进入初三,同学们首次接触化学,要想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学好化学,除了要重视它,还必须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屮,我总结出了儿点学习方法。1•认清化学并

7、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2•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3•吃透课本,联系实际,认真听每堂课。4•重视实验,培养兴趣。5•课后及时复习与练习。6•读化学课外读物和利用网络资源。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是只为了升学,还在于对化学技能的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编辑:张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