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

ID:46392985

大小:35.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3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_第1页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_第2页
资源描述: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分析。一、教材分析1、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类)第二版《机械制图》是职中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后,能掌握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具有实践性、直观性的特点.本课《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是《机械制图》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习正投影作图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后续物体的投影作图打基础的关键课题。内容从自投影开始,描述其规律,进而分析三视图的形成,

2、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会学独立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已经接触到了三视图概念,但认识很肤浅,利用学生对实践操作的浓厚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对本专业所要求三视图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认识。因没有专业基础知识和操经验,在举例是因多选择他们身边熟悉的物体。三、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以上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三投影面体系的名称;掌握三视图及其投影规律能力目标: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绘制简单三视图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高学生制图信心和兴趣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机械制图》是学生能学

3、到实际绘图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学生能否建立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使本课重点。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掌握三视图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3、教学策略采用探究式和引领式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动画、模型展示三视图的特征及规律,最后采用例题讲解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三视图。我们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简单立体几何体出发,让学生接受并了解三视图。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树立起学生的制图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制图兴趣和能力。学生按照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思路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研究模

4、型和练习习题,达到掌握三视图,灵活使用三视图描述物体。4、教学准备准备本节课所需要的课件、模型,让学生准备纸张,上课制作模型。三、教学过程本课教学共分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提出任务、完成教学过程、交流讨论、练习反馈、小结和布置作业六个过程。1、在复习导入时,利用上节课所学习的投影法,和模具,提出要清晰完整的表述图形,必须建立三投影面体系,利用三视图的形式。2、提出任务,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学习三视图及其投影规律,学会独立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完成教学目标,利用动画演示,模型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a、三投影面体系b、三视图的形成c、三视图的“三等”

5、原则、位置关系、方位关系完成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到确定方法的过程4、交流讨论,讨论三视图和立体图各自的优缺点,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三视图更有利于图形的表述。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三视图描述物体清晰、完整的特点。5、练习反馈时,发给学生每人一个积木,让学生在自己所做的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拓印的方法画出积木的三视图,并标明长宽高、上下左右前后投影规律。剪开粘贴的坐标系,铺平,观察三视图与积木。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体会三视图的在此基础上,再练习习题集上的内容,加强学习效果。6、归纳总结布置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四、学情反馈通过作业的批改,了解到

6、,学习了本课之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要比我预期的好。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制图能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信心都有了很多的提高。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习主动性弱的学生明显不适应,而且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专业模型模具很少。最后,是我对新课程教学方法及效率的质疑六、板书设计突出展现本课的三大模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