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ID:46397764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_第1页
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_第2页
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_第3页
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_第4页
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月之旅教学设计课题:登月之旅教材分析:本科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分为四个教学内容,第一,介绍人类对月球的逐步认识,这是学习月球知识的基础;第二,解释环形山的形成;第三,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了解月球概况;第四,介绍祖国的航天成就。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内容理解上要稍难一些,所以帮助学生利用资料整理人类观察研究的历程,使学生懂得人们对月球的了解是逐步深入、全面的,引导学生

2、结合月球的特点,收集更多的关于月球的资料和所要研究的问题。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形成。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4、能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准备: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写不一的石子、尺子、玻璃棒、手电筒等。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和有关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资料。一、谈话引出古人对月球的认识师:同学们

3、,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就是月亮。大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发出这样的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所以,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亮就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于是就编造出许多神话故事,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生: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出示神话故事图片)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古人的梦想来一次登月之旅吧。(板书:登月之旅)二、模拟实验,探究新知(一)了解月球表面的形状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月亮吧。(大屏幕出示月亮美景图片,并伴有优美的古筝音乐)

4、同学们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啊?过渡:是啊,月亮真的很美,它宁静美丽而神秘。师: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神秘的面纱。(投影出示)早在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了月球,他看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投影出示)科学家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坑称为环形山;阴暗的部分称为“月海”。其实月球一滴水也没有,只是远远望去,就像一片海,所以,就叫月海了。而把这些光亮的、突起的部分叫月陆。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凹凸不平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生:我觉得应该是小行星撞的,我认为应

5、该是外星人留下的,我认为应该是和其他天体撞的…师:大家说的真棒,那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说的。大约50年前,科学家得出了新的结论: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板书:环形山----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教师演示:老师在这里用沙盘模拟月球表面,用石子模拟陨石。看,陨石撞击月球啦!(二)了解环形山的形成的实验那么这些环形山为什么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他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生:与陨石大小,高度,陨石撞击的速度、不同的陨石可能撞击同一位置等。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环形山的大小可能与陨

6、石的大小、下落高度等有关。要判断我们提出的前两个假设是否成立,同样需要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证明。1、讨论实验方案:如果我们假设:环形山的大小和陨石的大小有关。你打算怎么来设计实验方案?如果我们假设: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又怎么来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2、汇报:(1)假设环形山的大小和陨石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就将大小不同的石子从同一高度(50厘米)丢下,测量在沙盘上形成的坑的宽度和深度。(2)假设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实验时就将大小相同的石子(或同一石子)

7、从不同的高度(比如30厘米、60厘米,1米)丢下,测量在沙盘中形成的坑的宽度和深度。(始终用“石子的同一个面”实验)。3、孙子兵法上有云:谋定而后动。我们还要来商量一下,做实验时还要注意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实验效率。学生交流(1)石子下落时用注意力度,自然下落;(2)重复实验时,用直尺把沙盘抹平;(3)取石子时要小心,不能破坏沙坑。教师的实验提示:(1)测量沙坑深度,可用玻璃棒垂直插入沙坑,再放在直尺上量;(2)实验时分工要明确,有观察,有记录,有操作;(3)为了节省时间,单号组选择第一种假设进行实验

8、,双号组选择第二种假设。(4)最后形成的沙坑放在那儿,不要抹平。4、学生分组实验,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既快又好。5、汇报交流(1)哪些小组选择的是第一种假设实验。说说你们得到的数据和结论?还有那个小组也是选择的第一种假设实验。你们的数据和结论又是什么?其他选择这种假设实验得到的结论和他们一致吗?现在我们可是说:环形山的大小和陨石的大小有关。假设是成立的。(2)哪些小组选择的是第二种假设实验。说说你们得到的数据和结论?还有那个小组也是选择的第二种假设实验。你们的数据和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