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

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

ID:46415701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_第1页
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_第2页
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_第3页
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_第4页
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城市用地综合评价方法探析摘要:城市用地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日显突出。为了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和用地形态,避免无序发展引起资源的浪费,本文以GIS软件为平台,以X城市为例,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进行综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实现城市用地评价过程的系统化和自动化,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度,并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较为精确的量化依据。关键词:GIS,城市用地,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1引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以来,城市建设用地肓目扩张,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

2、造成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了使城市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现象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需耍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城市用地评价是针对城市未来可能发展建设的用地进行综合评价,是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作为选择城市发展用地的依据,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形态,也影响着城市内部生态环境及城市外部生态环境的发展,笔者利用GIS和AHP技术来进行城市土地的综合评价,根据城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建立多因索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综合评价各因素对城市用地的影响程度。2评价方法及步骤2.1评价方法在早期的城市用地分析屮,以生态敏感性分析居多,是将各单项生态评价因子

3、,如地形、地貌、地质等分别进行评价并单独绘制在透明胶片上,然后将胶片叠加,得到综合的分析结果,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指导该区域的规划工作。但是这种通过对色彩叠加形成的深浅变化进行的判断分析,不能提供明确的数据结论。本文以地利信息系统(GIS)为平台,是处理地理数据(空间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作为代替人工的计算工具具有了更高的精度,更具有科学性。本文综合评价主耍从建设用地及非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两个角度來考虑。以非建设用地为载体,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建设,建立生态安全体系和格局,提高城市的环境竞争力。科学评价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2.1.1非建

4、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非建设用地适宜性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入手,研究生态网络格局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关键性的生态廊道和斑块,发挥其高效的生态服务功能,使城市发展建设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Z路。明确城市非建设用地功能,从而反控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为合理利川11地资源提供依据,为建设城市特色空间提供条件。用地的影响因素有四个方面:自然保护类、景观文化类、政策控制类和技术经济类。其中自然保护类包括各类保护区、林草地、水环境;景观文化类包括历史文化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和景观视线保护;政策控制包括农田保护、战略控制区;技术经济类包括地质灾害等条件及高程坡度等条件,运用AHP模型综合这四方面的因素,得

5、出非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等级,分为很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2.1.2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建设用地适宜性从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研究土地和环境的合理利用,并考虑到建设的经济成木和对环境的影响。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和用地形态,避免城市无序发展引起资源的浪费,引导规划区合理有序发展。建设用地的影响因素有六个方面:技术类、经济类、景观条件、可达性、设施条件、环境影响。其中技术类包括地质防洪等条件、高程坡度条件;经济类包括土地获取成本和开发成本;景观条件包括景观质量和大小;可达性包括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设施条件包括市政社会服务设施的满足度;环境条件指各种污染对城市的影响度。运用AHP模型综合这七方

6、面的因素,得出非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等级,分为很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2.2评价步骤2.2.1确定影响因子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选择的因子很多,在研究中要全部逐个分析有一定难度。评价因子选择应根据城市用地的生态需要及城市建设的需要,选择对城市发展用地具有共性且影响较大的独立因了作为评价因子,同时还要考虑对基础资料占有的完备程度,选取有据可查,数据齐全的作评价因子。根据以上要求本研究选择的因子既有自然生态因子,也有社会经济因子,按照对建设用地扩展作用性Z的不同将因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限制性因了包括:现状用地类型、高程、坡度、地质条件、水资源保护、口然生态价值、人文景观价值。另一类是潜力因子

7、包括:交通可达性、环境质量、土地获取成本、景观质量及适宜建设规模。准备数据有城市规划区边界数据、现状建成区边界数据、城市规划区卫片、县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县城地形数据集、地灾评价数据集、城市规划区河流水系数据集、历史文化保护区数据集、森林公园数据集、道路交通数据集。2.2.2单因了分析单因了分析即数据的一种直观表达,即数据的符号化。(见下面图1,图2)2.2.3单因子评价单因子评价的过程即是单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