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

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

ID:46454886

大小:6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_第1页
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_第2页
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_第3页
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_第4页
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研究【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集體土地將大量被征用,越來越多的農民將成為失地農民,使得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國存在征地補償標準偏低且安置方式單一,對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不充分,失地農民缺乏非農技能等問題。本文就如何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提出一些對策與措施:重視對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強化就業培訓制度,建立健全就業服務體系以及拓寬就業渠道【關鍵詞】失地農民就業一、引言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大量農村土地轉為非農建設用地,大批農民失去瞭原本賴以就業和生存的土地,成為新時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一一失地農

2、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中強調:“完善對被征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加強對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培訓,拓寬就業安置渠道,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我國目前大多數失地農民都是屬於無文化、無資金、無技能的弱勢群體。然而,在城市化進程中,他們需要生活在相對陌生的城市裡。要由農村意識轉化為城市意識,由農民的生活、生產方式和行為轉化為市民的生活、生産方式和行為,這需要一個較長的磨合期和適應期。這使得失地農民就業問題已逐漸成為影響社會安定和城市化進程的障礙性因素。因此他們未來的就業出路和生活保障應當成為城市化進程所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二、當前我國失地農民就業與

3、生活出路方面存在的問題1、征地補償標準偏低,且安置形式過於單一目前我國的土地征用補償存在征用補償標準偏低,補償范圍過窄的現象,導致近年來由於征地補償標準問題而引發的農民與政府間的沖突屢見於報端。國傢規定,征用耕地的補償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産值的三十倍。不難發現,這樣的征地補償標準仍與目前的市場價格相距甚遠。據報道,浙江省農村土地征用補償采用一次性現金補償的額度大約為每畝3-12萬元,失地農戶人均獲得的補償費為11318.3元。據調

4、查,如果以成本價(征地價加上地方各級政府收取的各類費用)計算,則擁有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農民隻得5%—10%,擁有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得25%—30%,政府及各部門所得髙達60%—70%。而從成本價到出讓價過程所生成的土地資本巨額增值收益,則大部分被中間商或地方政府所獲取。由此可見,失地農民從政府得到的征地補償費用極為有限,不足以維持長久生計。過低的補償標準,使得許多有創業精神的失地農民感到有心無力,導致許多好的致富思路難以得到實現,最終又回到瞭依靠政府來解決就業的道路上來瞭,造成資源浪費。而集體經濟組織、政府及各部門通過征地所得的資金,由於缺少相應的監督機制,不但無

5、法做到保值增值,反而十分容易又成為腐敗和官僚主義産生的源頭另一方面,我國現行的對失地農民主要安置方式是貨幣安置,但貨幣安置是一種生活指向性的安排,而非就業指向性的安置。失地農民在得到通過土地使用權置換而來的生活安置費後,就要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求就業出路。在目前勞動力市場機制不健全,就業信息不規范,簡單勞動力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缺乏非農産業工作技能和經驗的失地農民處於就業競爭劣勢,容易茫然失措,能夠找到就業崗位的不多,這就使得部分農民在失地的同時也失業瞭。其實,征地補償費隻是一個“死數”,絕對不可能僅靠這點錢就能維持一生,簡單地用極為有限的征地補償費來解決失地農民的生活出路問題,是

6、難以實現的2、社會保障不充分,失地農民生存隱患多土地對農民的社會保障功能可以歸納為以下6個方面:第一,土地為農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第二,土地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第三,為農民的後代提供土地繼承權;第四,土地對農民有資產的增值功效;第五,土地對農民有直接收益功效;第六,免得重新獲取時需要大筆費用的效用。政府征收農民土地後,農民失去瞭賴以生存和保障的基本資料,失去瞭土地的社會保障權利,並且絕大多數的失地農民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市民待遇和城市居民享有的社會保障權利。雖然國傢依照《土地管理法》給予瞭征地安置補償費,然而現行的征地補償標準偏低,且安置方式單一,主要采用貨幣安置方式,而對失地

7、農民的居住安頓、重新就業、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轉變等問題,卻未予以考慮。有些地方雖然制定瞭相應的保障措施,如居住、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但目前覆蓋面還較小,而且大多屬短期行為和低水平保障。從短期看,失地農民即使暫時找不到工作,可能還可以依靠一次性的征地安置補償費維持生計。但從長遠來看,隨著補償費逐漸用完,其就業出路和後續保障問題將日益突出。所以從公平角度思考,國傢除瞭給予征地補償費,更應該完善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補償3、失地農民就業的最大困難是缺乏非農產業從業技能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一方面迫切需要技能型、知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