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发展论文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发展论文

ID:46458672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发展论文_第1页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发展论文_第2页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发展论文_第3页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发展论文_第4页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发展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发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发展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引导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建立保险制度和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加快金融改革,把政府改革的外在推力和农村的内生动力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把优惠农民的各项支农政策公平地让农民亨受、金融单位提供的金融产品单一,农民对金融产品选择的余地很少、完善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赋予民间融资合法的法律地位、规范查处程序和处罚标准、农村政策性贷款保

2、险制度和农村经济主体贷款抵押担保机制是农户和农业企业贷款中的主要障碍、农村金融的管制对预防农村金融风险、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等,具体请详见。【摘要】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经济。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前提。【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银行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正规金融,即通常所称的农村金融"三架马车”: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以农村合作基

3、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为主要形式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我国农村金融目前有以下特征:从农户对金融需求看,中国农户信贷需求总量巨大,2.5亿农户中一半以上有信贷需求;单个农户以小额短期信贷为主,但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造成农户对资金表现出多层次,多元化之间的差异;信贷资金用途日渐多样性,生活性信贷占较大比重。从农村对金融供给看,资金缺口大,信贷供给满足不了需求;贷款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贷款期限不够灵活;单个农户经常出现难以满足抵押和担保的要求。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特点看,规模大;发生率高;主体多元化

4、;利率弹性大,高利率甘比大;由隐蔽走向公开,逐步呈现专业化趋势。一、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当前,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实施“三农”资金支持,逆市场配置资金,增加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的重要手段,是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有效结合的支农方式。但农业发展银行从成立至今一直没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与作用。由于产权的单一性即国家所有,决泄了其在组织制度、机构设置、人事管理、经营机制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同吋,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功能缺位明显。对农产品收购资金实行封闭管理,资金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要充分利用政策

5、性金融机构,把优惠农民的各项支农政策公平地让农民亨受,提高国家金融支农的有效性,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政府与农村对接的有机力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要研究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加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8年10月,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余额仅为10224亿元,只占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26.17万亿元的3.9%,其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仅为446亿元,占农业发展银行总贷款的4.4%。国家必须对其实行政策性扶持,实行积极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在当前的大

6、部分农村,金融单位提供的金融产品单一,农民对金融产品选择的余地很少,甚至农民只有存钱和贷款等唯一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对金融的多样性需求,限制了农村资金充分发挥作用产生经济效益,也影响农民对农村金融的改革积极性。因此,农村金融改革要以农村实际为出发点,创新适合农村需要和农村发展的金融产品,以此提高农村金融主体参与金融改革的积极性。二、引导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完善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赋予民间融资合法的法律地位,并通过法律保护合约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保证民间金融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应通过法律手段使民间融资逐步走向契约化和规范化轨

7、道。对有益无害的民间金融活动,要制定法律框架,明确其相应的发展空间,引导其有序成长。对于资金中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高利转贷活动,往往金额巨大,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应规范查处程序和处罚标准。要使农村民间金融活而不乱,实现发展、效率、稳定三者的最优结合,监管方式的科学化和调控方式的灵活有效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政府在对民间金融监管中应该摆正自身的位置,以引导、监控为己任,而不是对其进行过多的干预。曾经在广大农村兴盛的农村合作基金会衰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要突破农村金融供给的瓶颈,解除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就必须引入竞

8、争机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逐步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适当地发展民间金融,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的供给总量。民间金融是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它消除了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信息不对称和借贷壁垒的桎梏,应当给予其合法地位。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