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生卒年代考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陶渊明生卒年代考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65595

大小:10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08-06

陶渊明生卒年代考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陶渊明生卒年代考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陶渊明生卒年代考论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人与其作品受到重视经历了很长的一个时间。对陶渊明资料的记载,最早的是其生前好友颜延之为其写的《陶征士诔》。钟嵘《诗品》对其作品有一定评价,认为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到了梁代沈约的《宋书·陶潜传》更是影响后来学者对陶渊明生卒年代的重要文献,萧统对其评价甚高,陶渊明其人其诗开始被世人所关注。陶诗真正受到较为普遍的重视是从那唐代开始的,唐代李延寿《南史·陶潜传》、房玄龄《晋书·陶潜传》、佚名《

2、莲社高贤传》对陶渊明有了专门的著述。到了宋代,研究陶渊明出现了一个高潮,这时期编刻陶集达十七种以上,评论到陶渊明的诗话和笔记有七十余种,如苏轼、朱熹、陆九渊、陆游等都对陶渊明进行评价,并且研究的范围也有所扩大。元代对其研究很少,明代有些增多,到了清代,研究再掀高潮,陶集、评论、专著等等都比达到高潮,逐渐形成了“陶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陶渊明研究进入近代化时期,于20世纪末叶(1978-1998)出现了陶学研究的第三次高潮。在这一百年中,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总体状态相对应,陶学研究基本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到1928年。此阶段陶学

3、研究是从古典型向近代化的过渡时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对其均有较高评价,前者从政治改革家角度对陶进行评价,后者则是从近代学术精神角度出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华书局1955年版)中提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为“境界”中的“第二境”。在陶学史上,运用近代观念和方法第一个全面而又深刻论述陶渊明的则是梁启超。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特别推崇陶渊明的人格,认为“他是一位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鲁迅多次在演讲和杂文中提倡全面看待陶渊明。文学史中对陶渊明的评论,较著名的有谢无量的《中国文学史》和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胡适以白话为正宗的角

4、度肯定陶诗是六朝诗史上的“一大革命”,颇具新意。本世纪初叶,也有一些学者从传统的方法,在陶渊明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如古直《陶靖节年谱》(五十二岁享年说)21、傅东华《陶渊明年谱》等,对陶渊明生平事迹作了重新疏理,得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等。第二阶段:1928—1949年。此时期近代科学思想和文化观念,在中国有进一步发展,而唯物史观的传播和运用,也使整个古典文学研究,呈现深化、细密化的趋势。朱自清《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对历代众多陶渊明年谱进行了科学的总结。陈寅恪《陶渊明的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提出“新自然说”虽未被陶学研究者所采纳,但仍不失为一家之言。朱光

5、潜的论文《陶渊明》,从人格、感情生活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多角度论述了陶渊明。萧望卿的《陶渊明批评》对渊明诗进行艺术分析,成就了其在陶学史上的贡献。第三阶段:1949-1978年。此阶段的特点是学科统一时期。张芝(李长之)的《陶渊明传论》出版不久,便引发了全国性的陶渊明大讨论,时间从1954年延续到1957年。阎简弼、曹道衡等先后发文讨论。通过这次大讨论,不仅陶学研究者在试用唯物史观,分析古代作家与作品方面收获很大,而且促进了学术界正确认识和评价古代文化遗产,其意义重大。陶渊明的第二次讨论,始于1958年12月终于1960年3月。北京师大中文系二年二班学生写

6、出《陶渊明基本上是反现实主义诗人》的文章。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的《试论陶渊明的作品及其影响》,对陶渊明诗的思想、艺术风格、其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方面展开讨论。王瑶的《陶渊明集》对绝大多数诗文作了系年,还写了简要的题解,以说明诗文内容含义;对难懂的词语也作了简注。第四阶段:1978-1998年,其主要特征为研究的观点与方法的多元化。由于政治上的改革开放和多种研究方法并用,促使陶学领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逯钦立先生的《陶渊明集》从校勘学进行研究,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对涉及陶渊明的几个重要问题均有论述。这个时期,对陶渊明的生卒年代考辩可谓是百花齐放,袁行

7、霈在《陶渊明享年考辨》一文中,同意宋代张縯的76岁说。此文一出,先有魏正申在《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一期上撰文反驳于前;又有李文初、邓安生在《文学遗产》1998年第二期上撰文商榷于后;还有徐声扬《评陶渊明享年五说》,参与讨论。另外,陶学研究的著作也层出不穷,版本众多,比如廖仲安的《陶渊明》受到大陆、台湾和日本读者的欢迎,此书在大陆和日本均有两个版本。吴云的《陶渊明论稿》,钟优民的《陶渊明论集》,李华的《陶渊明新论》,李文初的《陶渊明论略》等等。《九江师专学报》,于1984年始在全国独家开辟“陶渊明研究”专栏,主编陈忠以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办刊,精心策划与

8、编辑,求新求变求实,使之成为发表研陶最新成果的一块耀眼的学术园地;21并用业余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