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的哲学基础

“诗意栖居”的哲学基础

ID:46588730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5

“诗意栖居”的哲学基础_第1页
“诗意栖居”的哲学基础_第2页
“诗意栖居”的哲学基础_第3页
“诗意栖居”的哲学基础_第4页
“诗意栖居”的哲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意栖居”的哲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意栖居”的哲学基础摘要: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虽然自然的进化已经使人类超越于普通生物,但人类即便具备了异于普通生物的能动性,都始终不可能摆脱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能动性只能体现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上。自工业化以来,近代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自然面前越发狂妄自大,进而愈加藐视自然规律的制约。对自然规律的轻视,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由关注人而探讨自然,虽然带有原始的朴素性和模糊性,但不得不承认,它在人与自然整体、系统观念下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和认识,其正确性已经越来越被近现代以来的科学发展所证实。在我们为环境问

2、题吃尽苦头从而被迫思考摆脱环境困境的今天,重温并充分重视老子“道生万物”的生成律、“复归其根”的循环律和“长短相形”的共存律,将有利于扭转人类以往走过的歧路,有利于人类文明的持续。西方机械论自然观指导下形成的实验室科学,其结果因为割裂了自然的联系性,从而造成了违背自然、危害人类生存的“技术”,而老子的生成律告诉我们,宇宙自然是生成的、联系的、复杂的,不可简单化地随意割裂;老子的循环律告诉我们,宇宙自然万物无不处于循环状态中,近代工业文明非循环的生产模式,因为破坏了循环规律,带来了人类生存的危机;老子的共存律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共生共

3、存,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人的主观能动性正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老子的对宇宙自然规律的准确把握,是人类“诗意地栖居”于地球的哲学基础。关键词:自然规律;“诗意栖居”;哲学基础19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人,诗意地栖居》,经过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从此“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成为人们的无限向往。“诗意地栖居”,其深刻意蕴并非指向人人有一片栖居之地,而是指向人在一般意义上的一种生存状态——“诗意”地生。其中,“诗意”的核心在于以人生的完整、灵魂的完善来抵制现代技术发展带来的人的

4、个性泯灭和碎片化,摆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状态,找回人的精神家园,实现心灵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这是人类生存的至高境界。在这里,单就人与自然来看,诗意地栖居,就是人在与自然的相通相融、和谐一致中享受星空明月、青山绿水。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中,人的生命本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只能是建立在来自于自然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坚守与遵循。其一,人来自于自然。《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这一点早已被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所证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了近代科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后也洞悉和

5、强调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o其二,人必须顺应自然。毫无疑问,人类已经超越了“鸟兽草木”普通生物对自然环境的被动接受,具备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与普通生物相比,无论人类已经实现了怎样的超越,都无法改变“人是自然的产物”这一根本点。人类的生存和普通生物一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依赖于自然,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也只能以认识并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对此,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先觉者早有认识。老子说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庄子说要“旁日月,挟宇宙,为其

6、吻合”。道家将这一宇宙自然形成的必然性、运行的规律性和人类必须遵循的法则称为“道”,取意于人要顺利到达目的地必然沿道而行,并告诫人类“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放德而行,循道而趋”。恩格斯也将人与自然的这种辩证关系恰当地诠释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全部的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3其三,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敢违。《管子•七法》说:“人民鸟兽草木生物虽多,皆有均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成法

7、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迄今为止,自然发展史已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产生和发展自有其规律性,从本原性上看,生于自然的人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超越自然规律的制约。事实证明,今天面临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的结果。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作出过准确判断,“人和自然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4,“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在于重视并遵循自然规律,而道家指出了决定人类能否“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的三大规律。一、“道生万物”:生成律宇宙自然是生成的还是构成的?这是中国古代和西

8、方近代不同的宇宙模式论。西方近代以来受牛顿影响形成了构成论宇宙观,认为宇宙是由无机的原子或基本粒子构成的。而中国古代道家的宇宙模式则是生成的,认为自然万物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构成,而是像生命繁衍一样生成的。1迄今为止,现代科学已经越来越多地证实了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