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强度梁实验指导书

等强度梁实验指导书

ID:46589250

大小:96.1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5

等强度梁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等强度梁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等强度梁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等强度梁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等强度梁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强度梁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等强度梁实验指导书》(土木工程专业使用)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原理;学习应变组桥,检测应力应变的方法,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应变计灵敏系数的方法。2、掌握电阻应变仪的使用;3、测定等强度梁上已粘贴应变片处的应变,验证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应力)相等,验证变截面等强度(应变互等)4、掌握应变片在测量电桥中的各种接线方法;5、练习多点应变测量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1、等强度梁实验装置一台(包含砝码一组5个,250g/个)。2、DH3818静态电阻应变计一台3、游标卡尺、钢板尺,螺丝刀等工具三、原理等强度梁为悬臂梁

2、式如图1-1。当悬臂梁上加一个载荷1时,距加载点x距离的断面上弯距为:Mx=PxxBbxb123lL图1-1相应断面上的最大应力为:Pxs=W式中:W-抗弯断面模量,断面为矩形,bx为宽度,h为厚度,则:2bhxW=6因而,Px6Pxs==bxh22bhx6所谓等强度,即指各个断面在力的作用下应力相等,即2s值不变。显然,当梁的厚度h不变时,梁的宽度必须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等强度梁尺寸:梁的极限尺寸L´B´h=345´45´3mm梁的工作尺寸l´B´h=300´45´3mm四、实验步骤1、预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说明;2、将已帖好的测量片和补偿片的引出导线接

3、在电阻应变仪的接线柱上,按电阻应变仪多点测量时的实验步骤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3、加载至最大载荷,然后卸载,检查应变仪是否处于正常状态;4、正式测量,逐级加法码,在应变仪上分别读出每个点的应变大小并记录、卸载;5、设计好本实验所需的各类数据表格。5.1、测量等强度梁的有关尺寸,确定试件有关参数。见附表15.2、拟订加载方案。估算最大载荷Pmax,分5级砝码加3载(每级砝码250g)。5.3、实验采用多点测量中半桥单臂公共补偿接线法。将等强度梁上选取的测点应变片按序号接到电阻应变仪测试通道上。5.4、按实验要求接好线,调整好仪器,检查整个测试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

4、作状态。5.5、实验加载。加砝码前。记下各点应变片初读数,然后逐级加载,每增加一级载荷依次记录各点应变仪的εi,直至终载荷。实验至少重复三次。见附表25.6、作完实验后,卸掉砝码,关闭仪器电源,整理好所用仪器设备,清理实验现场,将所用仪器设备复原,实验资料交指导教师检查签字。6、使仪器恢复到正常状态。附表1(试件相关数据)梁的尺寸和有关参数距载荷点x处梁的宽度bx=mm梁的厚度h=mm载荷作用点到测试点距离x=mm弹性模量E=GPa泊松比μ=4附表2(实验数据)载荷P(N)△Pε1R1△ε1平均值ε2应R2△ε2变平均值仪读ε3数R3△ε3με平均值ε4R4

5、△ε4平均值五、注意事项1、试验时必须要遵守应变仪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注意事项;2、加载时要缓慢;53、试验前自画一份本次实验的记录表格,在实验过程中填数据。六、实验结果整理1、理论计算6Pxs=bhx22、实验值计算σ=E·ε均3、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ss-理实d=×100%s理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