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14抗寄生虫药

药理14抗寄生虫药

ID:46593561

大小:616.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药理14抗寄生虫药_第1页
药理14抗寄生虫药_第2页
药理14抗寄生虫药_第3页
资源描述:

《药理14抗寄生虫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足】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1)复发率较高。(2)耐药性。概述【不良反应】(1)氯喹、青蒿素和奎宁的抗疟作用、临床少,胃肠道反应。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动物试验:神经毒性、骨髓1.抗疟药(2)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抑制、肝损害及胚胎毒性作用。(3)伯氨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甲硝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3.奎宁2.抗阿米巴病药应【作用与用途】与抗滴虫病药(2)替硝唑的临床应用对红细胞内期各种疟原虫有杀灭3.抗血吸虫病药吡喹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作用。(1)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的药理作用、不良用于耐氯喹及耐多药的恶性疟,反应尤其是脑型恶性疟。4.抗肠蠕虫病药(2)

2、左旋咪唑、噻嘧啶、哌嗪和恩波维铵的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还有一定退驱虫作用特点热作用,对妊娠子宫有轻微兴奋作用。一、抗疟药【不良反应】多,不作首选药。金鸡纳反应、发生急性溶血,引起高热、寒战、血红蛋白尿(黑尿热)和肾衰竭,可致死。孕妇禁用。【前后联系TANG】金鸡纳反应——奎宁、奎尼丁。(二)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药物乙胺嘧啶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有抑制作用,是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机制】——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叶酸代谢过程,1.氯喹阻碍核酸合成。【抗疟作用】能杀灭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迅速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对恶性疟有根治作用;不足:对红细胞外期无

3、效,不能作病因性预防和良性疟的根治,会复发。【临床作用】1.疟疾——首选。2.肠外阿米巴病。3.免疫抑制作用。大剂量可用于治疗类风关、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不良反应】(三)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轻度的头晕,头痛、胃肠不适、皮疹等。伯氨喹长期大剂量——蓄积中毒,出现眼、对红细胞外期及疟原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耳毒性、心血管反应、白细胞减少以及肝对恶性疟红细胞内期无效——不能控制发作。脏、肾脏损害。致畸作用——孕妇禁用。★2.青蒿素【临床】控制复发和阻止传播的首选药。【小结】抗疟药作用及临床应用药物作用应用氯喹杀灭红内期的裂殖体;青蒿素可根治恶性疟;控制症状发

4、作奎宁奎宁更适用于脑型恶性疟对红外期的子孢子有较强的杀【抗疟作用】伯氨喹控制复发和传播灭作用,杀灭配子体对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有强大杀灭作用,对红外期疟原虫无效。乙胺【临床应用】杀灭红外期的裂殖子预防嘧啶耐氯喹及耐多药的恶性疟,尤其是脑型恶性疟。第1页抗疟药口诀【TANG】三、抗血吸虫病药乙胺预防伯氨传,氯喹青青发作管。(血吸虫卵进入血液→到达肝部→导致肝硬化→发展为肝腹水)抗疟药总结-TANG吡喹酮进入疟区怎么办,乙胺嘧啶来防范。——首选的(唯一)抗血吸虫病药。【药理作用】控制症状用氯喹,根治须加伯氨喹。(1)治疗血吸虫病。伯氨喹,能耐大,防止传播和复发。(2)抗蠕虫:牛肉绦虫、

5、猪肉绦抗疟药机理虫、裂头绦虫和短膜壳绦虫。氯喹奎宁红内期,乙胺嘧啶红外期,【临床应用】(1)血吸虫病——首选药。伯氨喹,配子期,外加继发红外期。(2)蠕虫——治疗绦虫病的首选药物之一。二、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还用于姜片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甲硝唑肺吸虫病和肝吸虫病。【不良反应】轻微,头晕、头痛、恶心、乏力、肌肉震颤、食欲减退等。四、肠蠕虫病药1.甲苯咪唑【药理作用】影响虫体微管功能、抑制线粒体酶的功能、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等有关。【药理作用】对多种肠道寄生虫——如蛔虫、钩(1)抗阿米巴——首选。不足:对包囊无作用。虫、蛲虫、鞭虫、绦虫以及肠道粪类圆线(2)抗滴虫——首选。虫

6、感染——都有显著疗效。(3)抗贾第鞭毛虫——最有效的药物。【不良反应】(4)抗厌氧菌,尤其对脆弱杆菌感染特别有效。少数可出现短暂的腹痛、腹泻、头昏。2.阿苯达唑【药理作用】高效、广谱、低毒,对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绦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均有驱虫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消化道症状及头1.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晕、嗜睡、乏力等。2.泌尿生殖道滴虫感染。致畸和胚胎毒作用。3.厌氧菌——产后盆腔感染、口腔急性感染、腹腔感染及败血症。3.左旋咪唑【不良反应】机制——抑制虫体肌肉内的琥珀酸脱氢酶,干扰其能量代头痛、恶心、口中金属味、腹泻、腹痛以及白细胞暂时性减谢。当虫体与该药

7、接触时,肌肉发生痉挛性麻痹,虫体不能附着少等。于肠壁而被排出体外。服药期间应禁酒——为什么?对蛔虫、钩虫、蛲虫均有明显驱虫作用。答:甲硝唑干扰乙醛代谢,出现急性乙醛中毒反应。【前后联系TANG】第36章免疫调节药——免疫增强剂。4.噻嘧啶广谱,高效。对蛔虫、钩虫、蛲虫感染均有较好疗效。机制——胆碱酯酶抑制剂,能使虫体肌肉痉挛、麻痹,失去附着能力而随粪便排出体外——你想到了什么?有机磷中毒5.哌嗪抗蛔虫和蛲虫药。麻痹寄生虫,促使虫体排出。在麻痹蛔虫前没有兴奋作用,故较替硝唑为安全。也用于阿米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