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关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ID:46639064

大小:46.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关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_第1页
关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_第2页
关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各位尊敬的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讲的课题是人教版本七年级(上)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一方面通过更加贴切实际生活的问题,进一步突出方程这种数学模型应用具有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景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再更上一层楼,可以说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延伸与拓展,并为后继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埋下伏笔.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2)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进行检验,利用方程进行简单推理判断.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研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从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正确地建立合适的方程.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男生都喜欢看NBA,激烈的对抗中比分交替上升,最终由积分牌上的各队积分进行排位.下面我们来看一个2000赛季国内篮球甲A联赛常规赛最终积分榜:队名比赛场次胜场负场设计意图:由大家喜欢的NBA比赛,引出课题,有助于

3、理解题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表格获取信息,是很由价值的能力,在此结合体育比赛问题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去观察,探究,解决问题.积分八一双鹿2218440上海东方2218440北京首钢2214836记录恒和2214836辽宁盼盼22121034广东宏远22121034前卫奥神22111133江苏南钢22101232山东润洁22101232浙江万马2271529双星济军22616282.提出问题(1)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2)议一议,某场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给出问题后,学生

4、会观察表格,思考问题,但是较多的数据可能会给学生带来障碍。3.探究问题问题:"通过观察积分表,你能选择出其中哪一行最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吗?"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设计过度问题,分解难度,学生应能很快得出负一场积1分的结论.设胜一场积x分的话,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如,从第一行得出方程:18x+1*4=40由此得出x=2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这个过程,学生可自行完成4.解决问题问题(1)如果一个队胜m场,则负(22-m)场,胜场积分为2m,负场积分为22-m,总积分为:2m+(22-m)=

5、m+22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实际,让学生自己解,设,列,体会建模过程问题(2)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了(22-x)场,如果这个队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则由方程:2x=(22-x)计算得:x=22/3?x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x表示某队获胜的场数,它应是自然数,不能是分数22/3,所以x=22/3不符合实际.?"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5.课堂练习(1)一次足球比赛11轮(即每队均赛11场),胜一场积2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北京国安队多所负场数是所胜场数的1/2,结果得14分,求国安队共

6、平了多少场?(2)一份试卷共25题,每道都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求学生把正确答案选出来,每题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扣1分,如果一个学生得90分,那么他选对几道题?现有500名学生参加考试,有83分的学习吗?为什么?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学生能独立完成习题(1),巩固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2)是一个判断题,队学生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然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6.课堂小结谈一谈:"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方程的应用有什么新的体会?"7.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思考题:爷爷与小明下棋(设没有平局),爷爷胜一盘记1分,小明胜一盘记3

7、分,下了8盘后,两人得分相等,爷爷和小明各胜了多少盘?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通过作业可以巩固所学,并且自主完成,更好的提高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本课小结本课通过对结论不确定问题的探究,初步学习了队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的方法,学会了对较复杂问题逐层分析层层推进的接替策略,学生学过本课后基本上会有新的体会.六.教学流程表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