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探究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探究

ID:46644893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探究_第1页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探究_第2页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探究_第3页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探究_第4页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探究[关键词]中医;辩证治疗;失眠症[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9-062-01失眠,即不寐,是指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均称为失眠[1],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西医治疗一般给予口服谷维素、刺五加片、安定片等[2],但此类药均易产生依赖性,笔者采用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人的正常睡眠,系由心神所主,阳气由动转静时,即为入睡

2、状态,反之,阳气由静转动时即为清醒状态,清•林❷琴《类证治裁•不寐论治》中说[3]:“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可见,人的正常睡眠机理,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的产生,不寐的病因病机大致分为外感和内伤,临床以内伤多见,多由于情志不舒,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神不交,痰热内扰,胃气不和所引起,现将临床常见失眠辨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心脾两虚: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或兼见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口淡无味,或食后腹胀,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

3、白,脉缓弱。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人参15克,黄茂30克,当归15克,龙眼肉20克白术15克,木香10克,陈皮15克,茯神60克酸枣仁15克远志15克2阴虚火旺: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舌尖红,少苔,脉象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15克,黄苓15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阿胶15克(焊化)鸡子黄10克3心肾不交: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萎靡,健忘,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萎,女子月经不调,舌尖红,苔少,脉细

4、数。治法:交通心肾方药:交泰丸黄连20克,肉桂10克4肝郁血虚: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或胸胁胀满,善叹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质红,苔白或黄,脉弦数。治法:疏肝养血安神方药: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20克,川莒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知母10克,柴胡15克5痰热内扰:失眠,心烦,口苦,目眩头重,胸闷,恶心,暧气,痰多,舌质偏红,舌苔黄膩。脉象滑数。治法:化痰清热,养心安神方药:清火涤痰汤胆星15克,贝母15克,竹沥15克,姜汁10克,柏子仁15克,茯神60克,麦冬15克,丹参10克,僵蚕10克,菊花15克,杏仁15

5、克,橘红15克。气不和:失眠兼见食滞不化的症状,月完腹胀满,恶心呕吐,暧腐吞酸,大便异臭,或便秘,舌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滑或数。治法:和胃化滞方药:保和丸神曲10克,山楂10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陈皮15克,连翘10克,莱蔗子10克7讨论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睡眠与健康息息相关,而睡眠障碍往往引起人体免疫力低下、精神烦躁、焦虑不安、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容易引发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理疾患等,甚至造成猝死。睡眠障碍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4]。失眠症给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

6、习带来很大困扰,也会导致进一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发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因人而异选择药疗、食疗、针灸、按摩、导引等单一方法的多重组合,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失眠治疗除用药物之外,还需注意病人的精神因素,劝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吸烟,不吃酒和浓茶等东西,每天应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防治不寐的有效方法[5]。单纯依靠药物,不注意精神治疗和生活调摄,往往影响疗效。另外,服药方法上也应注意[6],为了使中药达到血

7、内一定的浓度,起到安神镇静入睡的目的,一般以早晨或上午不服药,只在午后或午休及晚上临睡前各服一次,临床实践,收到了较好的疗效。中医治疗失眠有独特的优势,探讨失眠的中医证治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参考文献[1]成为品.浅谈中医治疗失眠的应用与方法[J]•按摩与中医,2001,(03):331-333.[2]马圣华,马学清.中医治疗失眠症6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1999,(04):221-222.[3]严石林,李正华.从心辨证治失眠[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03):40-41.[1]崔英海.中医治疗失眠症研究[J

8、]•现代中医中药,2006,(35):345-346.[2]孙志慧,吴明华.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J]•北京医药,2000,(01):27-29.[3]李学军.原发性失眠的中医辨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88-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