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过程视角下高层梯队互动探究

团队过程视角下高层梯队互动探究

ID:46671460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团队过程视角下高层梯队互动探究_第1页
团队过程视角下高层梯队互动探究_第2页
团队过程视角下高层梯队互动探究_第3页
团队过程视角下高层梯队互动探究_第4页
团队过程视角下高层梯队互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队过程视角下高层梯队互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团队过程视角下高层梯队互动探究摘要:董事会的职能不仅是对经理层的激励约束,而应具有包括建议、获取资源、战略决策等在内的多重职能;TMT也不仅是消极的听命者,也是积极的战略制定者。董事会和TMT均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主体,因而有必要统一到高层梯队的框架下研究。运用团队生命周期理论,构建高层梯队生命周期模型,分析团队过程视角下的董事会和高管团队的职能匹配,提出将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在高层梯队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互动划分成公共耦合、内容耦合、模块耦合与控制耦合4种状态,分别进行研究。关键词:高层梯队;生命周

2、期;职能匹配;互动;高层梯队耦合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志码:A1对已有理论的评述Hambrick等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标志着有关高管团队研究的开始。据Hambrick(1981)的定义,高层梯队是指在政策、观点方面具有权力和影响力的群体或阶层。就企业而言,高层梯队是对企业决策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权力阶层: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学界对董事会的研究按对董事会角色的看法分成两个学派:消极学派和积极学派。消极学派认为,董事会是一种法律虚构,被管理团队特别是CEO所支配(Mace,1972),董事

3、会的唯一角色是进行审批(橡皮图章职能)(Herman,1981;Rosenstein,1987);积极学派则将董事们看作是塑造企业战略方向的独立思考者(Finkelstein&Hambrick,1996),战略是董事会和TMT的共同责任。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学者们并没有就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取得一致的意见。例如,尽管大多数公司治理报告呼吁重视董事会的独立性,但是很多研究并没能证明董事会独立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国内外学者对高管团队的研究总体上可以被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人口

4、统计学特征来近似表达高管团队的认知和社会心理过程;二是从团队过程(如沟通、协调)出发研究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研究高管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等结构性因素及其对团队效率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并没有得到一个稳定的结果,高管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有时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有时却是负向影响或者无影响;对高管团队运行过程的研究,实现了从对人口统计特征的静态分析到探索高管团队动态运行过程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高管团队的认识正逐步深入。综合学界对董事会和高管团队的研究来看,已有研究大都围绕董事会或高管团队

5、独立展开。董事会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公司治理理论,突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而忽略了其所具有的战略等方面的职能。例如Niamh认为,董事会是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应该重视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并把企业绩效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函数。然而董事会的职能不仅是防范消极的管理行为,更重要的是鼓励积极的管理行为,因此董事会的职能应该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TMT研究基本上独立于董事会的研究,强调TMT纯粹作为代理人负责公司运营的角色,董事会和TMT的联系只存在于有些学者将部分董事会成员(如董事长或执行董事)纳入到TM

6、T的定义中来进行研究(如贺远琼,2009),但此类研究没有将董事会成员与其他高管区分开来,没有注意到董事会和TMT在作为战略决策者影响组织决策与绩效的共同点。董事会的职能不仅是对经理层的激励约束,而应具有包括建议、获取资源、战略决策等在内的多重职能;TMT也不仅是消极的听命者,而是积极的战略制定者。董事会和TMT均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主体,任何一方的缺位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把董事会和TMT研究截然分开的做法是不合适的。事实上,内部董事、“两职合一”的出现,使得董事会和TMT都不再是“纯粹”

7、的实体,而是在高层梯队框架下高度交互的2个亚群体,因而有必要将董事会和TMT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整合两类研究的优点,以便更深入的了解高层梯队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团队生命周期理论,构建高层梯队生命周期模型,分析团队过程视角下的董事会和高管团队的职能匹配,区分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在高层梯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互动状态,探讨高层梯队互动运行机理,以弥补董事会和TMT互动关系研究的缺位。2高层梯队的生命周期早在20世纪50年代,马森•海尔瑞就提出用“生命周期”的观点来看待

8、企业,他认为企业的发展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伊查克•爱迪思指出企业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团队生命周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当时的学者塔克曼(Tuckman)提出的“小型团队的发展阶段”模式,到目前为止仍是学术界广泛应用的团队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式将团队生命周期也划分为5个阶段:组建期、振荡期、规范期、执行期和解散期。本研究根据前人对企业及团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结合董事会及TMT理论,把高层梯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组建期、震荡期、成熟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