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学:现代意识与文化自觉【开题报告】

海派文学:现代意识与文化自觉【开题报告】

ID:466775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08-06

海派文学:现代意识与文化自觉【开题报告】_第1页
海派文学:现代意识与文化自觉【开题报告】_第2页
资源描述:

《海派文学:现代意识与文化自觉【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海派文学:现代意识与文化自觉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研究动态目前学界对海派文学的研究是一大热点,众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海派文学及其作品进行了研究:1、从影响海派文学的社会因素来看。杨义认为海派文化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担当起西方文明的情欲排泄口的功能。陈思和与杨义都认为外来文化对海派文学有启蒙作用。刘半农、鲁迅认为海派文人不正派,陈思和则认为海派文人揭示了现代都市文化的阶级分野及其人道主义的批判。2、从海派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来看。杨义认为海派文人注重写小人物。有学者认为海派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强烈,女性成

2、为独立个体。而于青则认为其作品中存在女性原罪意识,而且仍受到男性的支配和控制。王剑从与张国祯都认为海派文人注重写人性问题的深刻内涵。3、从文人自身价值观念来看。沈从文与鲁迅都认为海派文学不入主流。张国安认为海派文人具有单纯和全然的观照态度。4、从写作技巧来看。夏志清、杨义、傅雷、阎志宏等学者都高度赞扬了海派文学作品中高超的写作技巧:巧妙的叙事模式,独特的视角,注重心理状态的刻画,新奇独特的意象选择等等。5、从海派文学的个性特征来看。多数学者都认为海派文学的特点就是海纳百川,包容万象,博采众长,又不失自身的独特魅力。(二)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海派文学的定位一直备受争议,学界各家有不

3、同的看法。通过对海派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全面的认识海派文学,摒除偏见和错误的认知,有利于海派文学更健康的发展。上海这座大都市日益成为世界大都市的佼佼者。对海派文学进行较准确的定位有利于上海形成具有上海独特魅力的都市文化,从而向世界弘扬我们的先锋文化,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基本内容1、促使海派文学形成的各方面因素2、海派文学与其他个文学流派的异同。重点在不同之处。3、海派文学中存在的“糟粕”4、海派文学的发展的出路(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了解人们对海派文学存在的偏见2、了解各学者对海派文学的态度3、了解海派文学对世界的

4、影响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一)研究步骤1、搜集各方面资料2、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分析总结3、根据资料分析进行论文的写作(二)研究方法及措施资料分析法;归纳整理法四、参考文献[1]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杭州.杭州师范学院报.2001.(1).1[2]杨义.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3]鲁迅.上海文学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4]于青.张爱玲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1[5]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6]张国祯.张爱玲启悟小说的人性深层隐秘与人生观照.北

5、京.海峡.1987.2[7]吴福辉。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文学评论.1994.1[8]沈从文.论“海派”.大公报·文艺.1934.(1).10[9]鲁迅.“京派”与“海派”.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0]傅雷.评张爱玲小说.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1[11]张斤夫.文学"特区"与海派文学.上海.文汇报2009.(5).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