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学校发展策略研讨會议」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学校发展策略研讨會议」

ID:46677703

大小:188.8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26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学校发展策略研讨會议」_第1页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学校发展策略研讨會议」_第2页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学校发展策略研讨會议」_第3页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学校发展策略研讨會议」_第4页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学校发展策略研讨會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学校发展策略研讨會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學校發展策略研討會議」時間:97.12.25-27地點:墾丁福華渡假飯店議題三:吁衡本校現有學術領域、考量符合社會需求價值之發展、以及科際整知識創新的角度觀之,研議值得本校加重投資開發之特色,以創新品質價值。撰稿人:張廈勳目錄壹、前言貳、屏東教育大學轉型的背景脈絡與遭遇的衝擊巻、策略性思考與規劃思維架構一、策略思考的切入點二、形而上哲思與學理基礎三、策略性思考及規劃步驟肆、本校加重投資開發之特色一、培養具有服務與專業為導向的次級CEO人才二、結合產學深廣開發文化創意產業人才三、建構一套從

2、幼稚園至中學的系統化學程伍、應有的體認與未來的希望附錄附錄一:Lake(2007)的策略思考與規劃八個步附錄二:華碩校園領袖學院:簡介附錄三:學校發展策略參考資料相關網站壹.前言爲因應本校轉型並思考研擬發展策略,本校於97.12.25-27假墾丁福華漩假飯,辦理「學校發展策略研討會議」,討論並研訂本校未來發展策略之相關議題。茲將議題三:「吁衡本校現有學術領域、考量符合社會需求價值之發展、以及科際整知識創新的角度觀之,研議值得本校加重投資發之特色,以創新品質價值O」草擬初稿並依序分成1•屏東教育大學轉型的背

3、景脈絡與遭遇的衝擊;2•策略性思考及規劃思維架構;3.本校加重投資開發之特色;4•應有的體認與未來的希望四部份予以論述如下:貳.屏東教育大學轉型的背景脈絡與遭遇的衝擊本校創自民國二十九年,歷經數度易名,始於民國三十五年十月正式定名為「台灣省立屏東師範學校」。五十四年八月升格為「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七十六年七月升格為「省立屏東師範學院」,八十年七月改隸中央,更名「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其後於九十四年八月一日經教育部核定升格為「國立屏東教育大舉」,並依據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設立教育學院、理學院與人文社會學院

4、。直至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本校教學單位計有四個學隐十九個系所、五個中心、四個碩士學位學程班。(參見本校網站首頁)本校之發展與轉型不僅受本校改名教育大學之牽動,亦受國內外教育與整體性環境變遷之影響,更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政策導向之牽引。例如,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於97.02.16在嘉義大學的一場以「台灣高等教育未來十年之發展藍圖與目標」為主題的專題演講中,即預測民國一。四年,大學招生人數將首度超越當年度高中職畢業生,且少子化現象也將對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產生重大的衝擊。他表示,「十年後的高教環境受二大環境變遷的影

5、響,在國際環境方面,高等教育邁入全球競爭的時代,科技重點產業將由資訊轉向生物科技,且因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研發能量、智慧財產及專利,將成為國家競爭力的象徵。」至於國內情勢的變化,少子女化現象將對未來的髙等教育發展,產生重大的衝擊。未來十年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目標,分別是「政府調整在高等教育的角色、提昇高等教育整體品質、引導大學分類發展與自我定位、培育國家發展所需的高級人力、推動高等教育卓越化與國際化、強化人文教育建立台灣特色及強化大學社會責任」等七大目標。其他如,教育部委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於九十

6、五年十月所進行的「大學校院系所評鑑」,以及最近教育部所頒布的「大學校院增設調整院系所學位學程及招生名額總量發展審查作業要點」,規定未來申請獨立系所需有的師資結構基本要求(擬設碩士班、博士班之學系,全系專任師資應有十一位以上一;擬單獨設研究所,專任師資具助理教授以上資格者應有七位以上…),以及有關教育學門系所教師著作發表的相關要求(近五年該系(所)學位學程之專任教師平均每人發表於具審查機制之學術期刊論文六篇以上,且其中應有三篇以上發表於SSCI、TSSCI.SCI、EI或A&HCI等學術期刊論文或出版經學校

7、送外部專業審查之專書論著二本以上。)諸此種種,確實對本校與教師造成極大的衝擊。目前各大學正面臨人口結構改變、少子女化現象,以及教育部因大學林立對大學校院招生名額總量發展與管制的教育脈絡與背景之衝擊,各大學校院亟須思考如何轉型與因應的策略,將危機化為轉機,本校劉校長也在97.01.31的臨時行政會議中對參與會議的同仁指出,「系所的組織應具有生命力,並反映社會環境與市場的需求,以及兼具社會民眾終身學習的期望。因此,系所除了發展其本身的研究功能外,也應兼具對社會的關懷,而擴展與落實系所的教學、研究、服務與推廣功

8、能層面。因此,根據這些教育脈絡背景與擴展系所的功能,各系所的組織應將固定的機械化組織,朝向具有彈性的.有機的變形蟲組織方向發展。基本上要從組織發展的本質上予以考量,以組織內部的重組轉換,因應未來教育發展的主流。例如,在課程上的調整,可採program的策略方案之規劃,各系所課程方面需宜從本質上進行彈性調整,避免形式上加減科目之僵化式調整。各所系及課程委員會中進行研議,大一、大二不分系延後分流、雙主修、雙學位、及跨校、院、系所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