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皖西古代文明形成的因素及特征

探析影响皖西古代文明形成的因素及特征

ID:46704228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探析影响皖西古代文明形成的因素及特征_第1页
探析影响皖西古代文明形成的因素及特征_第2页
探析影响皖西古代文明形成的因素及特征_第3页
探析影响皖西古代文明形成的因素及特征_第4页
探析影响皖西古代文明形成的因素及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影响皖西古代文明形成的因素及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影响皖西古代文明形成的因素及特征皖西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它在形成的过程屮包容了政治、文化、风俗、古物、遗迹以及时人的生活理念、生活秩序和生存状态等诸多要素,特征显著,影响深远。一、优越的丿力史地理环境是皖西古代文明萌芽的前提和基础皖西,习指今安徽西部六安市辖境,地处大别山的东北麓,地理处标为北纬31°or-32°40’,东经115°207-117°14’。皖西区域气候特征属于亚热带向温暖带过度阶段,FI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地表水资源非常丰富,植被生长旺盛,暖温带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度性特征明显。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塘、坑、堰星罗棋布,形成较多的湖湾区和土

2、于皈区,分属于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如史河、涓河、汲河、洼河、东派河自南向北流入淮河,杭埠河、丰乐河则自西向东经巢湖注入长江。现今两大水系Z间由人工开辟的杭涝干渠沟通,且河流均以雨水补给为主。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提供的信息,早在旧石器时代皖西地区很可能就有人类活动,有力的证据就是至今皖西地区仍普查登记了古遗址415处、古墓葬485处,其屮2004年发现的双墩汉代王陵慕地保存最为完整。这些遗址大部分分布在河流两岸高台之地,说明当时在居住区、墓地、窑场等方面已有地理布局概念,也正如《水经注》所具有的特点因水以证地,而即地以存古。‘当时,凡郡县、乡关、聚邑,皆以水道确定其方

3、位。”从目前六安158个乡镇的名字中多含有三点水旁或带有“堰”“湾”“渡”“码头”等事实以及从实际地形地貌特征中,也说明河流等地理环境对郡县、乡关、聚邑等分布和选择的重要影响。尤其皖西先民在选择栖息地时,从牛存环境、食物来源、交通条件等方面,是考虑地形地势等要素的。同时在江淮地区史前遗址发掘或探掘中,从遗址文化层一般都含有大量的动物骨骼和水生动物残骸等事实来看,也能说明当时渔猎活动盛行,而且当时漁猎工具,就有石離、骨做、骨镖、网坠、弹丸和投掷器等,渔猎的对象有野猪、狸、豹、梅花鹿、四不象、水鹿、獐、麝、鸡,以及鳄鱼、鱼、龟、鳖等,其中以猪、鹿数量最多。同样从考古发掘和

4、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得知皖西地区原始农业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如在已发掘的六安堰墩遗址、九里沟墓葬群、双墩一号汉墓等遗址中都有稻谷、动物骨骼和大量贝壳出土。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那时皖西农业发达,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渔业、狩猫、家禽饲养等。其外,根据考古发现大量的轮制工具(如纺轮)及陶器,也说明制陶、纺织等手工业开始兴起。而这一切皆依托皖西优越的古历史地理环境,能够为皖西古代原始居民或迁来者的生息繁衍提供丰富、便捷的物质保障。正如阴法鲁、许树安在《中国古代文化史》所说:“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选择,着眼于人们对物质生产活动和生活的便利。特别是定居生活(主要是农业生活),更

5、依赖于地理环境,包扌舌资源、气候等。”二、对外交流是促进皖西古代文明发展和繁荣的不竭动力“早在新石器时代,山于淮河流域居于黄河、长江、汉水Z间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流域便有交通四方的特点……”,无疑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利于楚国与外界进行经济贸易,更何况“兴起于淮河流域的商人原木就有经商的传统”,加之当时楚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这一客观条件,也促进了楚人与外界在包括思想、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密切交往。这一事实更能从已出土的文物资料屮得到佐证。如根据寿县出土的文物资料,我们得知楚人创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第一种黄金货币——郢爰,说明人宗贸易在楚国当时开始兴起。从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上的铭

6、文记载来看,鄂君启拥有一百多艘船只组成的船队和由几十辆车子组成的车队來进行长途贸易,贸易的地区就包括现今的鄂、湘、桂、皖、豫诸省的部分地区,说明当时楚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交流频繁。而且在历年來属于楚文化地理区域的广大地区,考古发现发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内容含盖多个领域,部分产品往往需要与外界贸易才能获得。以皖西近年来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器制品为例,说明当时楚国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大致情况。比如,“楚国漆器中的红色(特别是那些仍鲜艳的)大多数用的是丹砂(朱砂),而黑颜色则是烟臭。丹砂以湖南辰州出产的为佳品,所以又称“辰砂”。历年来在皖西出土的漆器中,包括漆盒

7、、漆盘、漆耳杯、漆奁、镇墓兽、漆木佣以及带糅漆的陶器,如壶、钥、豆、勺、钵等,不乏有颜色鲜艳、纹饰众多、彩绘精伦和表现极其丰富的漆制品,无不休现出相似相象的特征。一方面,这说明皖西需要与盛产丹砂原料的产地进行贸易,加强交流;另一方面,当时战国人口估计约二千万,荆占四分之一,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国家。皖西起先作为当时楚国的重耍比邻,以及后来逐渐成为楚国的疆土和势力范围,必然会与其保持密切联系(包括漆制品贸易),促进皖西与荆等地区的交往,在文明进程或文化特质方面会受其重要影响。三、在民族或部落迁徙、融合的过程中,影响并形成皖西古代文明的多元性皖西历史悠久,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