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入學適應性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小學入學適應性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ID:46707051

大小:8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6

小學入學適應性的問題及應對策略_第1页
小學入學適應性的問題及應對策略_第2页
小學入學適應性的問題及應對策略_第3页
小學入學適應性的問題及應對策略_第4页
小學入學適應性的問題及應對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學入學適應性的問題及應對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學入學適應性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摘要:小學入學適應問題,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中還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兒童入學後出現環境適應不良、學習技能欠缺、身心健康欠佳、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深入探究原因,試圖通過幼兒教師、傢長和小學低年級教師的共同努力,從不同側面提高小學生入學的適應性關鍵詞:小學生;入學;適應性;策略分類號:G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1-0323-03兒童年滿6周歲就可以進入小學學習,這是中國對兒童入學年齡的要求。進入小學後,兒童就會遇到許多新的問題。因環境的陌生而感到不安、孤獨、焦慮,嚴重的還會呈現軀體化現象,如:一上學便頭疼、惡

2、心、尿頻。這種狀態會降低孩子的學校生活質量。研究小學入學適應性問題,旨在引起幼兒園、傢長和低年級教師對小學生入學適應的足夠重視,創造條件讓孩子走進小學校園之始,能盡快接受新環境,融入新群體,為學校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為孩子今後一生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小學生入學適應性的內涵在對適應這個概念進行界定時,內學者大都以皮亞傑的“平衡說”作為理論基礎,認為適應“既可以是一種過程,也可以是一種狀態。有機體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作用取得與環境的平衡,這種平衡的狀態即適應狀態;個體處於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動態變化過程即適應過程。”[1]適應性是指“個體在社會組織系統、群體

3、或文化經濟因素的變化中,其生存功能、發展目標相應變化的能力。”[2]我們認為,在對入學適應性進行界定時,既應反映一般適應性的本質特征,又要符合兒童的切身特點。基於此種考慮,我們認為,小學入學適應性是指兒童在進入學校生活的過程中根據學習生活條件(學習內容、學習環境、學習任務)的變化,主動作出身心調整,以求達到自身和生活學習環境相平衡並促進自我發展的能力二、小學生入學適應問題的基本類型小學生入學適應問題是指兒童在進入學校生活學習過程中,不能根據學習條件的變化積極有效地進行身心調整,從而導致學業成績和身心健康達不到應有發展狀態的幹擾現象。根據適應的內容把小學生入學適應問題

4、分為以下四種基本類型(一)環境適應不良由幼兒園升入小學,是兒童生活的一大轉變。對兒童來說,學校校園、新的老師、新的同學,一切都是陌生的。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作息方式都發生瞭很大變化。而且多數學生在傢裡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第一次離開疼愛自己的父母、要自己照料自己日常生活,很自然地會產生孤獨、無助、焦慮、恐懼、抑鬱等不良情緒(二)學習技能欠缺部分兒童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會聽老師講課、沒有基本的閱讀能力、沒有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師的要求,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不會學習的學生。他們無論在聽講、做作業、制訂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

5、習時間、應考等方面總是不能得心應手,直接影響學生在校的學習效果,這些兒童在起點上的差距將被逐漸擴大,比其他人更可能發展成為學校中的學業落後者或問題兒童。這類學生由於沒有良好愉快的學習經歷,對學習沒有興趣,對未知領域沒有好奇心,缺乏學習熱情,學習動力明顯不足。嚴重影響學習質量(三)身心健康欠佳部分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不如意,心理壓力大,他們又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傢長教師通常也不能關註這些學生的真實感受,不給表達的機會,時間一長,這些學生的心理困擾會軀體化,感到體力不支、頭昏腦漲、精力不足、思維遲鈍等,這類學生的身心健康總體水平較低,存在著較多的心理問題。也有一些兒

6、童本身體質欠佳,再加上學習負擔重,休息不充足,確實出現身體問題(四)人際關系不良兒童入學後,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將成為他們學校生活的主要人際環境,但由於兒童在傢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形成瞭很強的自我中心狀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很多兒童沒有謙讓、合作的意識,他們不善於與小夥伴商量,造成人際關系緊張,很不利於兒童的社會性的發展小學生入學適應問題產生的原因(一)傢庭教育觀念存在誤區1.把智力開發與提早進行讀寫算混為一談。現在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為大眾所知,然而有人把早期智力開發的功能鼓吹到大變活人的程度,許多傢長認為,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背景下,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八、、論在

7、傢裡還是幼兒園,都要求孩子學習拼音、漢字、英語、計算等知識,參加各種藝術訓練班,傢長與孩子一道忙得不亦樂乎。但研究表明,如果學習壓力過重,幼兒的大腦會不堪重負,精神也會委靡不振,對事物缺乏興趣和好奇心。還有的學者報告,在催早熟的領域恰恰會導致較為低下的發展水平,而且會使整體的發展發生紊亂[3]o結果,孩子在不適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瞭對學習的被動和無奈態度2•傢長包辦一切,孩子生活能力得不到鍛煉。凡事包辦代替,孩子吃飯,一傢人來哄,出門怕寶寶走路危險,父母抱著或用車推。生活上什麼都不讓孩子做,比如幼兒園請傢長一起觀看孩子比賽系鞋帶,可有些傢長一面對孩子說“這很容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