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

ID:46710898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1页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2页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3页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4页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方药运用中和汤临床运用举隅【关键词】外科感染;中医药疗法【关键词】外科感染;中医药疗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和汤加减治疗多种慢性外科感染,取得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1化脓性乳腺炎张某,女,22岁,农民。1981-04-06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产后23日)右侧乳房红肿热痛,未及时有效治疗,15日后化脓自行破溃,溃后50余日创口仍不愈合。现症:右乳房隐隐疼痛,乳晕外上方2cm处有直径约lcm的创口1处,有少量淡黄色脓液流山,脓液质清稀,创口外翻,创面淡白微红,周围皮肤轻度肿胀,皮色黯红。全身症状:身疲乏力,畏寒肢冷,自汗,纳少,口

2、不渴,面色黄白,舌淡苔薄白,脉虚数。予中和汤加减。处方:红参10g,陈皮10g,白术12g,黄英25g,白芷6g,当归20g,茯苓10g,川茸6g,皂角刺10g,乳香6g,没药6g,金银花12g,蒲公英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3剂后金身症状改善,肿消,疼痛减轻有痒感,脓液减少,创面红润,创口边缘皮肤红活。上方继服6剂,脓尽,创口愈合,神清气爽,食欲旺盛,恢复正常。按:化脓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乳汁淤积或肝郁胃热,败乳蓄积,化热而成脓肿。临床一般分3期,初期治宜疏肝清热,通乳消肿;成脓期治宜清热解毒,托里透

3、脓;溃后治宜排脓托毒。本例产后元气大伤,患乳痈后-因住地偏僻缺医少药未及时治疗,致使乳痈溃脓后气血虚弱,无力托毒,邪毒稽留,脓液稀薄,久不收口。中医辨证属乳痈(溃脓期)余毒未清,元气不足。治宜补气透托,和血消散,排脓生肌。方用中和汤加减。患者气血虚甚,以红参大补元气,重用当归补血,黄英托疮生肌,蒲公英清热解毒兼疏通乳管,与诸药配合,使气血充足,毒清脓尽,创口愈合,延绵2个月的病痛,旬日治愈。2多发性疳病李某,男,37岁,农民。2004-04-18就诊。患者于2年前背部开始患疳肿,初起局部皮肤潮红肿痛,肿胀范围多局限在3〜5cm,先有黄白色脓头,

4、随后疼痛加剧,3〜5日成脓并自行破溃,流出黄白色脓液,肿痛逐渐减轻,7〜10日痊愈。2年内背部疳肿如此反复发生约30多次,以后发生的疳肿肿胀范围逐渐增大,约5〜10cm,成脓、破溃、痊愈的吋间均逐渐延长,约15〜30日。起初发作疼痛较轻,一般不影响日常劳动,后来发作疼痛较重,不能参加劳动。起初未进行治疗,后来发作时曾用过抗菌消炎药物,曾静脉输液3次,每次5〜7日,可缩短病程,减轻疼痛,但过一段时间又有发生,且均在背部。现症:此次发病12B左肩胛部皮肤有约lOcmxlOcm^肿1个,局部黯红肿胀,中等硬度,正中有约0.5cmx0.5cm脓头,压之

5、流出淡黄色稀薄脓液,有疼痛感,活动后疼痛加剧。背部皮肤有30多处大小疤痕,如天星状。自觉疲乏无力,纳差,便漓,面色稍白,舌淡,苔薄白,脉虚数无力。实验室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予中和汤加减0处方:党参15g‘陈皮10g‘黄K20g‘白术12g‘当归15g‘赤芍药10g‘白芷10g,茯苓10g,川茸10g,皂角刺10g,乳香6g,没药6g,连翘15g,金银花15g,败酱草20g‘蒲公英30g,炒扁豆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3剂后,局部皮肤红润,脓头脫落,创面红活,脓液减少,痛止肿消。服6剂脓尽痊愈。以中和汤加减出入,共服30剂,

6、体健纳佳,大便正常,随访1年再未发生疗肿。按:多发性疳病是指多个疗肿在一定部位或散在身体各处反复发作的疾患,其特点是此愈彼起,H久不愈,治疗往往很难控制再发。本例患者以往身强力壮,患多发性疳病达2年之久,使正气耗伤,身体日衰,气血不足,托毒无力,致邪毒长期留而不去。中医辨证属脾气虚弱,气血不足,邪毒稽留。治宜健脾益气,和血消散,解毒截疮。方用中和汤加减,2年多顽疾,30剂告愈。3夕卜伤感染郝某,男,48岁,农民。2004-09-23就诊。患者于40日前在农田劳动吋,不慎被镰刀割伤左手示指和中指指腹,简单包扎后,忍痛继续干农活。3日后伤口化脓,患

7、指及手背均肿胀,疼痛剧烈,体温38.7°C。经村医抗炎治疗5日后好转,肿胀消退,疼痛缓解,体温降至正常,继续带病参加农田劳动,断续自购抗生素、止痛药服用,但伤口一直未愈。现症:左手示指、中指指腹分别有长约lcm、1.2cm的斜形创口,创面覆盖黄褐色结痂,挤压后渗出少量淡黄色液体,去掉痂皮,创面呈淡红色,患抬轻度肿胀,创口周围皮肤黯紫色,局部隐隐疼痛,活动后肿胀疼痛加重;自觉疲乏无力,纳差,面色微白‘舌淡'苔薄白'脉虚数。予中和汤加减。处方:党参12g,陈皮10g,黄罠20g,白术12g,当归12g,黄连10g,茯苓10g,川茸10g,皂角刺10

8、g,乳香6g,没药6g,连翘12g,金银花12g,白花蛇舌草10g,蒲公英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5剂后,伤口周围变红润,渗出液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