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探究

李杜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探究

ID:46715180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李杜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探究_第1页
李杜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探究_第2页
李杜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探究_第3页
李杜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探究_第4页
李杜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杜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李杜诗歌中鸟类意象比较探究【摘要】李杜两位大诗人的不同思想倾向在描写鸟类意象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同样是写鸟,李白喜欢写凤凰、大鹏鸟等,而杜甫最喜欢写凤凰、鹰、杜鹃、鸥鸟等。二人借这些鸟类意象的文化内涵寄寓他们的人生理想。二人诗作中鸟类意象的不同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李白的儒家、道家和纵横家等多种思想杂糅与杜甫奉儒守官的单一儒家思想不同;二是李白与杜甫的家庭背景与地域文化的不同;三是李白与杜甫的人生际遇有着很大的差别。【关键词】李白;杜甫;鸟类意象;文化内涵;不同原因中图分类号: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

2、013)01-140-01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而李白和杜甫则是这座高峰上空的两颗璀璨夺目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像中唐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中写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后世常常并称他们二人为“李杜”,晚唐的李商隐和杜牧虽然诗写的也很好,但是后世只敢称他们为“小李杜”,可见二人诗歌的艺术成就的确很高。对于李杜的比较研究经久不衰,二人的不同之处在每一个方面都有着标志性的显示,二人有很多描写鸟类意象的诗作,他们借着这些鸟类意象的文化内涵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抱负。由于思想倾向、家庭背景和地域文化

3、和人生际遇这三个方面的差异,所以他们诗作中的鸟类意象也就不同。一、李杜诗歌中的鸟类意象通过对王琦注的《李太白全集》翻查,找出其中涉及的鸟类意象有60种左右,其中凤凰和大鹏鸟出现的频率最高,如《凤凰曲》:“赢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杜甫一生非常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界的生物。在《杜诗祥注》中有许多描写鸟意象的诗作。通过翻查仇兆鳌《杜诗详注》可以发现,杜甫倾力描写的动物意象多为凤凰、鹰、沙鸥、燕子、杜鹃、鹘、鹊鹄等。二、鸟意象的文化内涵李白和杜甫的诗作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许多吟咏凤凰的

4、诗作,可见二人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二人对于凤凰身上赋予的儒家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积极吸取运用,渴望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抱负。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大鹏鸟自由自在的飞翔是道家思想的一个形象展示。在大鹏这个意象中可以看出李白身上儒道思想的杂糅交织。三、李杜诗歌意象不同的原因分析李白和杜甫二人都喜欢写鸟,但是写的鸟类意象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种鸟,侧重点也不同。主要有说那个方面的原因。—是思想倾向不同。李白杂糅儒家、道家和纵横家思想。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李白身上不可能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唐才子传》李白传中也写到:“白晚节

5、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黄老之术即是指道家。说明李白是深受道家道教思想影响的。杜甫的思想并不复杂,儒家思想在其一身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如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到:“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頑洞不可掇。”二是李白和杜甫的家庭背景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关于李白的家族情况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李唐王朝皇族李建成之后代,有的说他的父亲曾任任城尉,这样的话李白就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无论是皇族后代还是官僚后代,李白身上都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关于李白出生地就更加复杂了,

6、一说李白岀生在西域,长于四川,西域由于在关外,又是少数名族聚居之地,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很小。儒家发源于北方,孔孟皆为北方人,从地域文化上来讲,四川一带属于南方相比北方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小一点。可是西域由于是少数名族聚居之地,那里自然是民风彪悍,习武之风普遍,李白擅长剑术可能与小时候耳闻目濡有关。李白的少年时代在蜀中度过,蜀中是道教气氛十分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自然很大,道教影响几乎是随其一生。杜甫相对李白来讲要简单一些,他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祖上出过杜预那样的名人,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且又是出生在

7、河南巩县,从地域文化上来讲,北方的儒家思想较南方较重。无论从家庭还是生活地来讲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较为深厚。三是李杜二人的人生际遇也有很大的差异。李白做的官相对杜甫较大,相对杜甫更加能够接近权力的核心。而杜甫始终做的是一些下层的小官吏,所以杜甫希望做更大的官,因此杜甫的入世思想比李白要强的多。在仕途上遇到挫折后,李白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继而游山玩水。而杜甫即使不被信任,被放还回家,还是念着皇帝对他的好,也还是抱有忠君思想,希望朝廷再次征召他。李白和杜甫二人的比较研究是一个老公案。有的崇李抑杜,有的崇杜抑李。苏轼在《次韵张

8、安道读杜诗》中写到:“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苏轼在这里把李杜二人比作两条正在竞赛的龙舟是很恰当的。在诗歌的创作上他们二人是两条龙舟,不是一条。在创作上他们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分道扬熊,而又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很高的成就。而且把他们分高低本身也不符合他们之间互相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