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体会

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体会

ID:46736020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体会_第1页
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体会_第2页
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体会【屮图分类号1R2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004-4949(2014)03-0056-01杞菊地黄汤由六昧地黄丸化裁而來,现各地方制作参照古法配制,缩减环节.以适应大批量生产。但药用效价往往因制作不当或剂量不妥而受影响。为适应复朵多变的临床需要。临床医师多以本方作汤剂加减运用。本方是滋阴朴肾的主耍代表方,用途甚广。本文简耍介绍本人运用杞菊地黄汤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1眩晕产生的关键是肝肾亏虚眩晕为患者主体感受自身在外界空间运动(自感眩晕)或感到外物圈绕自体运动(动感眩晕)从而

2、失去平衡。临床上以头昏眼花为主症,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严重者可突然仆倒。祖国医学将祖国将眩晕的病机归纳为虚、痰、瘀、火、风五类,癇位见于头之清窍,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肾,并与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以肝肾亏虚为本。眩晕常在40岁以后发病,以中老年人为多见。中医认为40岁以后人体脏腑功能开始衰退,气血虚衰,且随年龄增加而气血虚衰愈甚,正如《灵枢?天年》中所说的“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此外,肾藏精,生髓充脑,脑为髓海,精足则髓充,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发为眩晕。《医学从众录?眩晕九“肾主藏精,精虚者脑海

3、空而头重。……乙癸同源,治肾之所以治肝,治肝及所以熄风……”明确指出眩晕症治以肝肾为本。2杞菊地黄汤组方原理杞菊地黄汤出自《麻疹全书》。原方的配制古代极其讲究•其法为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炒)各四钱,丹皮、泽泻、白茯苓(去皮)各三钱,枸杞子、菊花各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腹服。杞菊地黄汤重用熟地,性温味甘,归肝肾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义;山药主人脾经,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药配伍,肝脾肾同补,是为“三补”,但熟地用量为山萸肉和山药用量之和,故仍以补肾为

4、主。泽浑利湿而泄肾浊,并能防熟地Z滋腻;茯苓淡渗利湿,助山药Z健运,与泽泻共泄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微寒以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配伍,称为“三泄”。六味药物合用,三补三泄,补中寓泄,以泄助补,补而不滞。以补为主,以泄为辅。枸杞子性味甘平,滋补肝肾之阴,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菊花性微寒,归肝经,宣泄肝经之热。全方共奏滋阴补肾之效。3典型病例杨某,男性,58岁。2012年7月22口就诊•患者自2008年起印感头垦眼花,全身无力•时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经服用扩脑血管药后,症状略有缓解,但近期服用上述药物不能控制•发

5、作时如坐舟车之屮,旋转不定,以至不能站立。四诊:面色少华,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少,脉细。中医诊断为眩晕(肝肾亏虚)。处方:熟地15幻山萸肉15g,淮山药20g,丹皮10g,泽泻10g,云苓15g,枸杞子15g,菊花10g,当归15g,汤剂水煎鑲,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症状大减,药以中病,以原方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消除。为巩固疗效,嘱其以成药杞菊地黄丸继续服用半月,观察3个月,随访1年无复发,疗效确切。4体会杞菊地黄汤适用于老年人,舌苔不腻者均可灵活运用,应用人群广泛,临床医生容易辩证,且效果显著,特别是

6、治疗后期,可以成药杞菊地黄丸巩固治疗,方便患者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