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ID:46739560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历史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表格史料三大类,用好、用足图文史料,是充分运用历史教科书的具体体现。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利用插图直观信息,巧设问题激活课堂教师要善于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直观教学,巧设问题激活课堂。例如讲述《张骞通西域》时,我首先请学生欣赏课本《张骞出使西域》壁画,然后请几个学生即兴表演壁画中的人物活动,之后提出问题:(1)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是什么?历时多久?出使的任务是什么?主要经历有哪些?

2、(2)张骞在途中遭遇了哪些困难?如果你是张骞,当遇到想不到的艰险时,你会怎么做?(3)张骞为什么又要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又带来了什么影响?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同时结合《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提出这样的问题: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他疏通西域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并分析评价张骞。通过巧用课本插图,这一演二看三问,学生便增强了求知欲,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二、恰当选取图文史料,精心设置问题历史插图使用方法的选择,要结合教材内容而定,不可不讲亦不可全讲。恰当选取图文史料

3、,应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与信息的方法。例如《鸦片战争》中,笔者恰当选取课本的历史图片《虎门销烟浮雕》(局部)、《南京条约》签订场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并思考从中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学生饶有兴趣地认真观察,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2)道光帝为什么要采纳林则徐的禁烟主张?虎门销烟的起止时间、意义等。(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4)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

4、争中失败?通过步步设问,加上点拨、引导,学生的思考也逐渐深入,他们通过观察插图就可直观回答问题,将插图具体化、问题化。再如讲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教师在介绍区徽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紫荆花、荷花图案是何时正式使用的?它们的主要寓意是什么?它们的使用有什么历史意义?教师以图为依据,因势利导,分析史料,设计出精彩而又恰当的思考题,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有时教材选取的史料并没有设置问题,此时在史料的运用上就需要教师精心设问。例如史料引自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言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5、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林则徐针对什么事情上书道光帝?他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道光皇帝接受他的主张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就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所以教师对没有思考题的史料也要十分重视,要分析研究、恰当使用史料,使其为历史教学服务。三、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思考隐性知识在所有的历史插图中,历史地图是最重要的插图,有些隐性知识隐藏在历史的地图和图片里,我们应

6、挖掘和充分运用这些隐性的历史知识。“左图右史”是我国学人治史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好教材上的地图,细心研读地图,把隐含在其中的知识挖掘岀来。学习历史地图时,要教学生学会“一看二想”:''一看”是学生通过“看”这幅历史地图并从中获得知识,“二想”即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读图思考并作答。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中读出隐性知识,历史地图有时空结合、具体形象和激趣化难的功用。例如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中利用教材所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图》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历史地图中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格

7、局:从1980年建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一一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开放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除了前面列举的文字资料、课本插图外,还有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文物图片、名胜古迹照片、漫画等。“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这是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有效方法,教师合理地利用教材中这些现成的图片资料不失为一个明智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责任编辑庞丹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