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红歌的初步认识

浅谈我对红歌的初步认识

ID:46754786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我对红歌的初步认识_第1页
浅谈我对红歌的初步认识_第2页
浅谈我对红歌的初步认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对红歌的初步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对红歌的初步认识结合、利用地处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我校把“唱红歌、读经典、抒情怀、强素质”定为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咅乐教研组长,我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学校派给的任务:编一本红歌教材,制定一套唱红歌的方案,并负责实施。这可是一项大工程,我这个经常爱唱红歌的音乐老师于是开始更深入全面地思考红歌、认识红歌、研究红歌。对红歌的概念,至今尚无定论,但笔者认为:红歌,即红色歌曲。红色代表着吉祥、胜利、成功、喜气、热情、奔放、激情、斗志、革命;红为赤,即忠诚Z意;红色也为表示爱的颜色,爱国、爱党、爱家、爱人民、爱

2、军队、爱亲人、爱朋友、爱生活、爱劳动、爱大自然、爱和平、爱共产主义事业等等。通俗地讲,红歌是指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积极向上的歌曲,此外,还应包括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革命和团结友爱的歌曲等等。红歌是有着鲜明特性的一种歌曲类型,下面,笔者想从五个方面來谈谈。一、红歌有着鲜明的历史时代性。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果我们该铭记过去,就应好好唱红歌、品红歌。因一首红歌诉说一段真实的历史,展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就是红歌的历史吋代性。一首经典红

3、歌往往能唤醒我们对过去、对历史、对先辈们的一段段珍贵的记忆,那么,今天的红歌当然同样能体现我们一代新人的时代新风尚、新风格。《抗敌歌》,会让我们想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受尽日木的凌辱、侵害后,强烈要求抗日的场景,以及当时全国人民群情激奋,誓死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歌唱祖国》,让我们看到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怀着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团结一心、乐观自信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屮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走进新时代》中:“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

4、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向咱们讲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万物复苏,在邓小平等一代又一代中央领导的带领下,人们欢欣鼓舞、大胆创新、勤劳致富,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如果我们把一首首在特定历史的背景下沉淀产生的红歌按时间顺序串联,就组成了一幅描绘中国人民从革命、建国到改革开放的今天的历史画卷。二、红歌有着广泛的群众性。红歌自诞牛之日开始,群众就是歌唱主体,在传唱过程中,又被词曲作家们不断加工、整理和推广。红歌歌词往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感强;内容健康向上,能真实再现人民的

5、劳动、生活情景,能唱出广大群众的共同心声与主流思想。由此,红歌不但被当时的老百姓广泛传唱,述能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精神食粮。比如《南泥湾》、《军民大生产》、《卖报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红歌都真实地展示了我国人民勤劳、坚强、乐观、热情的高贵品质。三、红歌具有很强的音乐美学性。红歌尽管大多是群众歌曲,但她更有音乐美学性。红歌的美与当时大众的审美是一致的,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对音乐审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红歌的音乐美学性同样与时俱进地

6、在不断增强,不断丰富起来,并呈现出一种各民族大融合,世界大融合的态势。音乐美的内在本质主要表现为音乐的性格与情感态度,为此,笔者今天准备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来鉴赏红歌。]、壮美与崇高美每当《中华L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耳边响起,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会在雄壮的音乐声屮感到一种巨大的力量,对祖国母亲和革命先烈的敬爱之意油然而生,这就是《国歌》的崇高美和壮美带给我们的感动和美的体验。另外,《国际歌》、《.祖国颂》、《马赛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也都是

7、音乐的壮美与崇高美结合一体的典范之作。2、优美《映山红》以她纯净、平和、细腻、舒展的旋律打动着千千万万国人的心,这就是优美的动人魅力。《牧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太阳出来喜洋洋》都以悠长、优美、诗意的曲调意境,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沉浸于幸福之中的迷人情怀。3、欢乐美欢乐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最重要、最理想的情歌形态Z-o不管是活在烽火连天年代的革命先烈,还是生在新中国新社会的我们,都能乐观地面对现实,都爱通过欢快的旋律、活泼的节奏、明亮的音色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与高兴。冼星海的《二月里来》

8、,施光南的《祝酒歌》,歌剧《白毛女》选曲《扎红头绳》都用欢快、活泼、亮丽的咅乐表现了欢乐美,使人家身临其境,同样感受到喜悦、兴奋与幸福Z情。4、悲剧美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日本帝国主义泯灭人性的奸、淫、烧、杀,曾让多少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戶骨满地、一片凄凉的惨象,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于是,一曲曲不朽的民族悲歌呼啸而来,牵魂动魄,四万万同胞呻吟着,呐喊着。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冼星海的《黄河怨》,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刘雪庵的《长城谣》都以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