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ID:46755617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_第1页
浅谈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_第2页
浅谈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数学组郝萍作为年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很多经验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其中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就自身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一、实行之前从初一到初二上学期,小组合作这种模式只是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并未实行到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中的所有事务几乎是由班主任一手操办,除了定时开班委会,通过班委传达一定的工作,布置相应的任务外,基本上需要班主任靠班靠点的来维持班级的常规,虽然这样也收到不错的效果,但是这种管理有两方面的弊端:1、班主任既需要管理班级,还需要担任两个

2、教学班的教学工作,工作任务、工作量非常大,如果班级需要靠班靠点来管理的话,那么班主任的付出要超出常规工作量的几倍到几十倍之多,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2、我们知道一个班级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他应该属于整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但是如果采用班主任管理方式的话,在初一还可以应付,到了初二,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渴望被平等对待,渴望成为班级的主人,渴望能够参与班级管理,如果继续采用以往的管理方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二、实行之初介于以上所面临的问题,到了初二下学期,班级浮躁情绪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同学出现了厌学情绪,班级

3、管理改革迫在眉睫。我绞尽脑汁的想对策,但是由于工作时间及工作经验的限制,这种改革对我这样的年轻的教师来说实在不易。幸运的是,此时,我的师傅李老师的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将在数学中运用的小组合作模式运用到了班级管理中,我觉得像是雪中送炭,为我解决了当前的难题。决定采用这种模式之后,心里很是高兴了一段时间,觉得终于找到了班级管理中的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年轻的我缺乏毅力和经验,当时并不知道在班级管理中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不断摸索、创新,才能不断向前。其实,在以后的实施中,我们仍然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但至少,我们进行了尝试探

4、索,有了方向。于是,在班级中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我们班级36人,我决定将班级平均分为六个小组,各小组在自己的所属范围内完全实行自我管理,就像中国的一国两制制度,大的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各种行政权下放到各小组内。分组的办法如下:首先,全班投票选举六个小组长,相当于省长,这一步非常关键,直接决定了该组的前途,所以我要求学生必须慎重思考。最后的结果还是令我满意的,六个组长分别是班委中的非常得力的六个人;接下来,就是由六个组长来选择组员,我采取的是循环选择的办法,也就是六个组长抓阉决定组别,然后从一组到六组轮流选择一个组员,然后再倒过

5、来一轮,依次进行下去,直到选择完毕。这要选组员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各个组的实力不均。分完组后,下面就要进行各项制度的加减法规则,这一环节更是不得马虎,关系到后来各个小组的命运,我充分尊重学生们,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制定。学生们的能力是无限的,他们从学习、卫生、纪律、贡献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加减分制度。一切准备就绪,明天开始就实行了。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我所想象的一样顺利有效,基本上与没实行以前差不多,还是需要班主任时刻紧盯着,但是过了一个月后,班级的氛围突然发生的很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质的提高,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6、即使我不去教室,我不在学校,班级的各种工作和我在时是一样的。很庆幸,这种管理模式经过一个月的调整、适应初显成效。三、实行之后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在班级管理中没有一种模式是一劳永逸的。小组合作模式在实行之初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每种模式都有它的弊端,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行的深入以后这些弊端就更加明显。首先小组长方面,进入初三以后,学生的学业加重,作为小组长,除了自身的学习外还要花费许多精力进行小组管理,尤其是小组中后进生的管理,他们仅在作业这一方面就需要小组长付出很多。六个小组长的意见很大。其次是优生方面,他们觉得小组中有后进

7、生对他们的学习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反而是一种拖累。再就是对于后进生,他们到了初三的学习劲头并不足,他们觉得在小组中永远都是倒数的,也就没了积极性了。介于这种种弊端,我感觉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需要进行改革了。从小组长到优生的需求,我想出了一种改革方式:因材施教。也就是仍然将班级分为六个小组,但这次是从三个梯队来分的,每个梯队两个组,在同一梯队中,这两个组之间进行竞争,而与其他四个组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改革以后,我暗访了各个梯队的成员,收集了一些反馈情况,98%以上的学生感觉这种小组合作模式要比以前的好,在这种模式下,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

8、的位置,更有积极性;2%的学生感觉和以前差不多。在班级管理中需要针对本班级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不是每种管理模式都适用。就上面我所谈的小组合作模式,也并非班班可行,仅作为参考。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我们探索的东西还很多,这就要求班主任通过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